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三)

百感中来不自拈,侧身西望北峰尖。

论交云雨今方见,阅世阳秋晚更严。

危语逼人何咄咄,大言是处可炎炎。

闻君近发琅函秘,巳展红牙第几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三)》。董其昌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描绘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句“百感中来不自拈”,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仿佛百感交集,难以言表。接着,“侧身西望北峰尖”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似乎在凝视远方,寄托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论交云雨今方见,阅世阳秋晚更严。”这两句诗揭示了友情的珍贵与时间的无情。在风雨变幻的岁月里,真正的友谊才显得尤为珍贵;随着年岁的增长,世事的严酷也更加凸显。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友情与人生经历的价值。

“危语逼人何咄咄,大言是处可炎炎。”这两句诗则展现了诗人对言语力量的思考。危言耸听的话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压力巨大,而坦诚而有力的言论则能激发热情与行动。诗人在这里探讨了言语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与影响。

最后,“闻君近发琅函秘,巳展红牙第几签。”这两句诗暗示了友人近期有重要之事发生,可能是一些机密或秘密的计划。诗人通过“琅函秘”和“红牙签”这样的词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展开的新篇章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还蕴含了对言语力量的思考以及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董其昌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深情又富含深意的艺术世界。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四)

名僧会里事瞿昙,能结孤峰白石庵。

河泊谩夸闻道百,狙公何意赋朝三。

清华水木如濠上,弘奖风流自汝南。

却笑昔人高士传,不将同世一为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五)

无限离离压杞楠,树犹如此尔何堪。

烟波狎主谁争长,山泽虽曜已战酣。

绝域也知珍尺一,高轩奚事谬朝三。

犹嫌住久人知处,见说游鲲欲徙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六)

玄味曾同草木参,廿年相对老江潭。

竹林把臂今馀几,莲社过桥笑有三。

赠我绮琴都不报,求君青李远能函。

故人却喜彭篯在,金鼎琼文事可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七)

当年游宿遍名蓝,紫柏禅师奉麈谈。

受记可称千佛一,论文曾许两都三。

应将绮语卑江左,直溯宗风自岭南。

莫讶绳床留半席,庭前树子早同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