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朱学士廉叔忆颍川西湖春色寄献尚书晏公且将有宛丘之命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

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

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

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

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

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

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事物景象有先有后,春天的造化没有新旧之分。
追求欢乐转瞬即逝,寄托诗篇却需深思熟虑。
湖水与濠塘相连,岸边亭台紧邻寺庙。
艳丽花朵插在发髻,柔弱水草缠绕着沉重的丝线。
宾客吹奏着桓伊的笛声,人们歌唱着柳恽的诗篇。
何曾需要繁琐事务,自然能远离尘世纷扰。
畅谈之中未曾感到疲倦,跟随游历也不觉频繁。
我的诗才超越古人,下笔犹如神助。
常常想起那些时光,深知梦境源于过往。
我仰慕屈原的《离骚》,也期望像陈子昂那样有所感触。
请问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你们是否也是当时的随从官员。
欣喜公卿将幕府迁至此,得以欣赏两州的春天美景。

注释

物景:事物景象。
先后:前后顺序。
春工:春天的造化。
旧新:新旧。
杳霭:消失无踪。
寄咏:寄托诗篇。
濠:濠塘。
岸亭:岸边亭台。
弱藻:柔弱水草。
重缗:沉重的丝线。
桓伊笛:桓伊的笛声。
柳恽蘋:柳恽的诗篇。
烦几案:繁琐事务。
埃尘:尘世纷扰。
纵语:畅谈。
从游:跟随游历。
赋诗:作诗。
压:超越。
古:古人。
敏如神:犹如神助。
广骚:《离骚》。
感遇:有所感触。
摛词者:才华横溢的诗人。
别乘人:随从官员。
移幕府:迁移到幕府。
赏:欣赏。
二州春:两州的春天。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西湖春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即将来临的新任命的喜悦。首联“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揭示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无常,而春天的创造力却始终如一。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湖水、濠桥、亭台、寺宇等意象,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邻近的人文气息。

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在舞者的发髻间摇曳,水草轻柔地缠绕着渔线,富有画面感。音乐与歌声也融入其中,“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体现了春日里的娱乐活动。

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和欢乐时光能让人忘却俗务,洗净心灵,“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他沉醉于与友人的交往,赋诗敏捷,才华横溢,“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他对屈原和陈子昂等古代文人的敬仰,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最后,诗人得知友人朱学士将赴宛丘任职,欣喜之余,以诗相赠,表达对友人春风得意的祝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收束全诗,传递出对友人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又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未来的期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

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

世家有大勋,佐舜同厖降。

子孙逢太平,少小事书窗。

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

量犹函牛鼎,吾徒愧罂缸。

开口必典实,省腹唯空腔。

作者过我门,应笑无戟幢。

穷老在弊庐,何异守户尨。

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依韵吴正仲广德路中见寄

匆匆车马鸣,趁此天新晴。

归逢暮春月,正值气候清。

久已念行迈,遂往不计程。

吾贫莫具酒,祖席愧群英。

美䏑割肥鹅,大觥酌冰琼。

虽无绿琴奏,尚有青松声。

日昃君未醉,眷眷愁将行。

视景不可驻,渐向西林倾。

去无儿女悲,慷慨怀抱明。

明当发野馆,跨鞍犹宿酲。

故人桃州守,走吏来相迎。

道傍蔷薇花,自引蝴蝶轻。

随风香袭人,乃觉离思婴。

求友彼黄鹂,绕树啼㗀嘤。

言会且未涯,返睇还顿惊。

始忆康乐言,赏心良难并。

不见水鸭飞,但起野鸳情。

向来东溪上,相望何盈盈。

扬鞭动悲吟,复恨隔高城。

高城在何处,春云漭然平。

白醪瓮已熟,紫线莼已生。

聊寻父老饮,况是溪鱼烹。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依韵吴冲卿秋虫

梧桐叶未老,露滴玉井床。

秋虫如里胥,促织何苦忙。

苒苒机上丝,入夜为鼠伤。

织妇中夕起,投梭重徊徨。

那闻草根声,膏入然肝肠。

天子固明圣,措意如陶唐。

下民唯力穑,不见田畴荒。

岂知裒敛人,督责务健强。

所以机中女,心斗日月光。

年年租税在,聒耳信已常。

哀哉四海人,无不由此戕。

吴侯当厅时,静坐爱初凉。

方将同佳人,欢乐举杯觞。

繁鸣杂螇螰,感怆情不皇。

况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

意虑宜恤物,以慰众所望。

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奇哉王右军,下笔若神圣。

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贤豪虽林立,帖敛孰敢竞。

师徒气扬扬,龙虎旗正正。

胜声塞宇宙,自昔无此盛。

赫赫犹至今,琐琐曷云并。

崇崇中秘书,济济士游泳。

墨宝收盈厨,来观遇已横。

始知前人迹,镌多自失劲。

纸素傥未坏,万古传莫竟。

一从归人间,梦寐不能更。

但愧将短才,辄尔接高咏。

何羞赵壹穷,自有钟嵘评。

尝闻曹将军,尚谙赋竞病。

我生群俊末,贫贱亦足庆。

文成终愧君,铅刀值枯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