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晏太祝之宣城监税

每爱昭亭傍,清滩石可数。

两岸脩竹林,孤城严晚鼓。

自辨越人言,难廋楚乡语。

郭门春聚船,江贾无多取。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晏太祝之宣城监税》,描绘了送别友人晏太祝前往宣城任职时的情景。诗中以昭亭为背景,清亮的溪流旁,石头清晰可见,展现出环境的宁静与清澈。两岸修长的竹林与孤城傍晚的鼓声形成对比,增添了寂寥与庄重的氛围。

诗人通过描述语言交流,暗示了友人将要融入新的地方文化,越人的言语和楚乡的方言虽然难以隐藏,但也是他即将体验的新鲜事物。最后两句写到春天里,城门外聚集了许多船只,商贾们忙着交易,但似乎并不贪婪,暗含对友人职务清廉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也寄寓了对友人仕途廉洁的期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逐客王胜之不及遂至屠儿原

犯霜出国门,送客客已去。

犹意行未远,策马过寒戍。

川长不见人,沙没前岗路。

始闻云木深,忽逢朱亥墓。

金锤一报恩,义烈垂竹素。

何须文学为,寄语长沙傅。

形式: 古风

送余中舍监韶州钱监

孤青水上石,片白苍梧云。

虞舜不可见,箫韶不可闻。

君为汉钱官,凿山取铜矿。

韶石不生铜,留为千古景。

形式: 古风

送通州通判刁国博

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

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

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

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专断。

是恐缪其才,民劳乃生乱。

辛勤虽然多,鱼蟹莫知算。

夜月上蓬瀛,偷閒举杯看。

因行计较足,少别休兴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送通判太博

相见不在久,见久未必亲。

无为岁月浅,岂不胶漆均。

犹嗟欲别日,事叠如排鳞。

安得独携酒,远送秋水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