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其一)

不学文章不读书,颓然终日自如愚。

虽然百事不通晓,是马何曾唤作驴。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绘了一位不学无术、终日无所事事的愚者形象。通过“不学文章不读书”,诗人首先点明了这位人物的懒惰和无知,他拒绝学习任何知识,甚至连文章和书籍都不碰。接着,“颓然终日自如愚”一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位人物的懒散与自满,尽管他什么都不懂,却依然自以为是,沉浸在自己的无知中。

“虽然百事不通晓”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人物的无知,无论什么事情都一窍不通。然而,最后一句“是马何曾唤作驴”则以巧妙的比喻,揭示了这位人物的自欺欺人。即使面对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马和驴的区别),他也故意忽视或混淆,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整首诗通过讽刺的手法,既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也蕴含着对知识重要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

释圆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首(其二)

无学庵中老,平生百不能。

忖思多幸处,至老得为僧。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答张无尽因续成诗

野僧窿客下烟岚,试问如何是翠岩。

门近洪崖千尺井,石桥分水绕松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栖贤开先寺

三峡飞梁如卧龙,苍藤碧蔓挂长松。

煮茗窗前清众会,读书岩下古人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澹山岩

门开岩底洞沈沈,窦乳云泉矢路深。

香石峭峰千载异,龙潭幽穴四时阴。

僧居筑室随高下,客到留小见古今。

南出零陵一舍地,清潇堤上好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