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敦煌

数回瞻望敦煌道,千里茫茫尽白草。

男儿留滞暂时间,不应便向戎庭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皓]韵

翻译

我一次次眺望通往敦煌的道路,
成千上万里的路途中只见一片片白茫茫的荒草。

注释

数回:多次,屡次。
瞻望:远望,眺望。
敦煌道:指通往敦煌的道路,敦煌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千里:形容路程遥远。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白草:枯萎泛白的草,此处形容荒凉。
男儿:指有志气的男子。
留滞:停留,滞留。
暂时间:短时间内。
不应:不应该。
便向:就去,就此。
戎庭:指边疆地区,戎为军事之意,庭指边地。
老:在此处指度过余生,衰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敦煌道上所见的景象,通过“数回瞻望”表达了游子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千里茫茫尽白草"则勾勒出一幅辽阔而苍凉的大漠沙漠图,白色的草地延绵至远方,无边无际。

然而,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中,诗人却不忘提醒自己或同行者,作为男儿(意指有志向的人)不应该在此停留太久。"暂时间"表明了这种停留的临时性,而“不应便向戎庭老”则强调了男儿志存高远,不应该轻易地就步入兵戎生活,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暮气沉沉。

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难以割舍的情感,又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于个人理想与担当的追求。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247)

佚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

恨到荒城一闭关,乡园阻隔万重山。

咫尺音书犹不达,梦魂何处得归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久憾缧绁之作

一从命驾赴戎乡,几度躬先亘法梁。

吐纳共钦澎湃注,纵横竞揖慧风飏。

今时有恨同兰艾,即日无辜比冶长。

黠虏莫能分玉石,终朝谁念泪沾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

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

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

野烟暝村墅,初是惨寒山。

步步缄愁色,迢迢惟梦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冬夜非所

长夜闭荒城,更深恨转盈。

星济数道赤,月出半山明。

不闻村犬吠,空听虎狼声。

愁卧眠虽着,时时梦里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