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八)

拈古谈今我尚无,木奴草女辨工夫。

草木恰知非外物,含灵那信自毗卢。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翻译

我还没有谈论古今的能力
区分木头奴隶和草本女子需要技巧

注释

拈:引用或讨论。
古:古代。
今:现代。
我:自己。
尚:还。
无:没有。
木奴:比喻指木制家具或物品,可能象征物质。
草女:可能指草编或草本制品,象征自然或简单的事物。
辨:分辨。
工夫:技巧或能力。
草木: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恰:恰好,正好。
知:知道。
非:不是。
外物:指超出自身的东西,可能指人类社会或复杂的事物。
含灵:有生命的存在,这里泛指万物。
那:怎么。
信:相信。
自:自身。
毗卢:佛教术语,意为广大无边,这里可能象征宇宙或真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名为《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八十八首。诗人通过对“拈古谈今”这一禅宗活动的反思,表达了对修行中辨识功夫重要性的认识。他以“木奴草女”为比喻,暗示修行者需深入理解万物的本质,认识到草木并非外在独立的存在,而是与生命共通的“含灵”。同时,诗人质疑那些轻易相信外在权威或教条的人,强调内在智慧和直觉的重要性,即“含灵那信自毗卢”,意指真正的领悟不依赖于外在的佛理,而在于自我证悟。整首诗寓含了禅宗的直观体验和超越外相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六)

何处无云不是门,藏锋不露理难论。

雪峰未尽玄沙意,惹得村人村又村。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船子寥寥载不空,几回明月弄清风。

呈桡舞棹无他事,只欲教人解六通。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二)

龙济兴云雨遍施,圣凡不落与谁齐。

能持地藏无空印,具足圆方始不疑。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一)

古今学道与参禅,未谙眼耳妙言诠。

一粒玄沙无住本,时时兴贩海南船。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