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一)

古今学道与参禅,未谙眼耳妙言诠。

一粒玄沙无住本,时时兴贩海南船。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翻译

古今以来研习佛法和禅修的人
并未真正理解眼睛和耳朵微妙的语言奥秘

注释

古今:指从古至今。
学道:研究佛法。
参禅:静坐冥想。
谙:熟悉,理解。
眼耳妙言诠:眼睛和耳朵所传达的微妙佛法意涵。
一粒:比喻微小的事物。
玄沙:佛教中象征空性或无常的抽象概念。
无住本:不固定的本质,即一切法无自性的理念。
时时:常常,不断。
兴贩:买卖,这里比喻传播。
海南船:象征佛法传播到远方,如南洋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八十一首。诗中,诗人以修行和参禅的视角探讨了对道的理解。他指出,无论是学习道义还是禅修,都需要超越单纯的视听感知,领悟到更为深奥的“眼耳妙言诠”,即超越表象的真理。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将道的真谛比作“一粒玄沙”,暗示其微小而深远的无常和空性,就像随时在海上航行的船只,暗示着道的流动性和不可捉摸。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奥秘。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

一拨眉毛露眼睛,只伤底许没瞳人。

灯笼开口呵呵笑,衲僧和梦蹈车轮。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七十八)

家不破兮人不亡,设机不应转郎当。

龟毛拂子呵呵笑,六月炎天好大霜。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七十六)

洞山活计未全包,太老钻龟罕辨爻。

有物先天非相貌,岂干动用色相交。

形式: 偈颂 押[肴]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七十二)

令导禅和翠微峰,铁壁铜墙路不同。

遥指双林是归处,至今犹尚鬼儱通。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