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六)

何处无云不是门,藏锋不露理难论。

雪峰未尽玄沙意,惹得村人村又村。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翻译

哪里没有云彩不是门,隐藏锋芒的道理难以评断。
雪山未展尽深沉的沙意,却引来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的人们驻足。

注释

何处:任何地方。
无云:没有云彩。
不是门:都可以作为入口。
藏锋:隐藏锐气或才华。
不露:不显露出来。
理难论:道理难以评判。
雪峰:雪山。
未尽:尚未完全展现。
玄沙意:深沉的沙子般的意境。
惹得:引起。
村人:村民。
村又村:一个接一个的村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八十六首。它以云门为隐喻,探讨了禅宗中关于"藏锋不露"的智慧。首句"何处无云不是门"暗示了世间万物皆可通向真理,云门象征着佛法的普遍性和开放性。"藏锋不露理难论"进一步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并不张扬,而是深藏不露,难以言说。

后两句"雪峰未尽玄沙意,惹得村人村又村"通过描绘雪峰和玄沙的意象,寓言般地表达了禅宗修行的深远意境。"雪峰"可能象征高远的境界,"玄沙"则可能代表深奥的佛法。"惹得村人村又村"意味着这种深邃的佛法引发了村民们的探索,引发了对真理的不断追寻,如同一个村庄引出另一个村庄,无穷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禅宗追求内在领悟、不求外在表现的哲学,以及佛法普照众生、引发人心向善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船子寥寥载不空,几回明月弄清风。

呈桡舞棹无他事,只欲教人解六通。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二)

龙济兴云雨遍施,圣凡不落与谁齐。

能持地藏无空印,具足圆方始不疑。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一)

古今学道与参禅,未谙眼耳妙言诠。

一粒玄沙无住本,时时兴贩海南船。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九十八首(其八十)

一拨眉毛露眼睛,只伤底许没瞳人。

灯笼开口呵呵笑,衲僧和梦蹈车轮。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