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当五十始荣华,覆水难收重叹嗟。
岂信后来春色别,满柴担上尽开花。
这首诗描绘了朱买臣卖柴的场景,通过其人生经历和境遇的变化,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句“年当五十始荣华”,点明主人公在五十年岁方才开始享受人生的辉煌与荣耀,暗示了他之前可能经历了许多挫折与困苦。接着,“覆水难收重叹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过去无法挽回的遗憾比作泼洒的水,难以收回,表达了对过去时光流逝、无法重来的感慨。
后两句“岂信后来春色别,满柴担上尽开花”,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前半句“岂信后来春色别”提出疑问,似乎在说人们往往不相信后来的生活会有不同的色彩和机遇。而后半句“满柴担上尽开花”则是对这种疑问的回答,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美与希望,就像担子上的柴火开出了花朵,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保持乐观与希望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转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朱买臣卖柴的故事,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境遇的转变、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题,鼓励人们即使在困难中也不失乐观,寻找生活的美好与可能。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昔日贤哉二大夫,东门祖帐耀通衢。
太平时节独先去,阖国人知此意无。
多是垂帘自养神,仅能了日即安贫。
不离忠孝谈玄妙,岂是寻常卖卜人。
兄弟参商四十春,金华山里问斜曛。
相逢不是牧羊客,白石颟顸冷笑君。
玄圃筵开物外春,万仙欢笑动精神。
蟠桃种子今犹在,谁是三千年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