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名高教谕考满

簿书辞吏事,桃李萃公门。

人羡教官乐,我爱师道尊。

昔年叨振南州铎,采芹泮水歌思乐。

庭下春浓草带交,琴边昼永槐阴落。

有时歌咏游舞雩,清风习习吹华裾。

贤关圣域恣取遍,教官之乐谁能如。

于今列职鹓班里,满眼门墙旧桃李。

逢迎犹是超时人,师道之尊有如此。

先生十载教名邦,英才济济登岩廊。

铨曹课绩列优等,当路闻名交荐章。

瑾瑜由来无定价,行看待诏登金马。

可人一段好情怀,拂拭华笺为君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结束任期、离开教育岗位的教谕,对过去十年在大名府教育工作的回顾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师道尊严的颂扬。

首句“簿书辞吏事,桃李萃公门”,形象地描述了教谕辞去官职,告别繁忙的文书工作,回到充满生机的学校,如同桃李汇聚在公门,象征着学生们的聚集。接着,“人羡教官乐,我爱师道尊”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教育工作者的羡慕以及诗人对教师职业崇高地位的热爱与敬仰。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回忆过去在南州担任教职的经历,描绘了春天的校园景色,绿草茵茵,槐树成荫,琴声悠扬,学生们在舞雩台上尽情欢歌,享受着教育的乐趣。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教育生涯的怀念,以及对教育理想境界的向往。

“贤关圣域恣取遍,教官之乐谁能如”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者在知识与道德上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带来的快乐,难以被他人所理解或体验到。

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描写教谕如今重返朝廷官场的情景,虽然职位有所提升,但心中仍怀念着教育岗位的自由与快乐。“逢迎犹是超时人,师道之尊有如此”两句,既是对过去教育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当前官场环境的反思。

最后,“先生十载教名邦,英才济济登岩廊。铨曹课绩列优等,当路闻名交荐章”四句,赞美了教谕在教育岗位上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并因其卓越的教学成绩受到上级的认可和推荐。

“瑾瑜由来无定价,行看待诏登金马”两句,以珍贵的珠宝比喻教谕的才能和贡献,暗示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期待他能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荣誉。

“可人一段好情怀,拂拭华笺为君写”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教谕高尚情操的赞赏,并承诺将这份情感化作文字,记录下来,以示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教谕教育生涯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师道尊严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二子

二子死已久,我心犹未忘。

时复一思之,宛如在我旁。

阿满行年方九岁,信口说书能属对。

章儿六岁未发蒙,四声反切皆暗通。

兄弟参差双玉树,不比寻常豚犬竖。

我时辞家游广西,大者牵衣小者啼。

只言父子情眷恋,岂料归来不相见。

兄死半月弟遽从,双函同寄佛寺中。

念父有言留与母,使我闻之割心腑。

家山归骨已多年,私爱不断如绳牵。

情之所钟在我辈,子夏丧明岂其罪。

眼前虽有黄口儿,几何望得长成时。

兄弟碌碌各自屋,异乡何人是手足。

一回念子一回忧,忧得黑头成白头。

形式: 古风

悯三子

蜾蠃育螟蛉,祝之令似我。

螟蛉生羽翼,飞出负蜾蠃。

人言养子恩义轻,我养三子如亲生。

大郎有力能干蛊,不避当前有豺虎。

二郎营家十五年,囊里曾无私己钱。

罗生质寔家人子,樵爨井臼随指使。

养男只为身家谋,三子若在吾何忧。

可怜命短留不住,旬日之中相继去。

邻人见我哭之悲,谓我莫是亲生儿。

他家螟蛉生羽翼,四散自飞还自食。

负义不死有义亡,彼苍视听何茫茫。

我闻此语重悲愤。呜呼三子诚可悯。

形式: 古风

题盱江清隐图

盱江老人读书老,杜门不许红尘到。

夜来风雨送春归,满院落花闲不扫。

屋外青山山上云,啼猿唳鹤声相闻。

舍南舍北皆春水,钓鱼矶畔多鸥群。

江南风景好如画,先生买得宁论价。

只恐猿惊鹤怨鸥盟寒,征书催到金门下。

形式: 古风

赠书礼部主客郎中陆公墓表后.官以子赠

君不见昔日庐陵欧阳崇国公,没时孤子方婴童。

荒坟宿草六十载,荣光忽照重泉中。

又不见道隆处士生长元之季,爵禄簪缨徒有志。

宁知身后际承平,名位一朝因子贵。

泷冈阡上多松筠,白龙潭里波粼粼。

穹碑文字泣神鬼,紫诰龙凤蟠丝纶。

世间父母谁无子,荣耀如斯能有几。

行路无情也动心,魂魄有知宁不喜。

虽得死者荣,还为生者悲。

万钟五鼎不迨养,季路空怀负米时。

百年岁月奔如马,我亦人间孤露者。

同病相怜情最真,赋就新诗泪如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