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二子

二子死已久,我心犹未忘。

时复一思之,宛如在我旁。

阿满行年方九岁,信口说书能属对。

章儿六岁未发蒙,四声反切皆暗通。

兄弟参差双玉树,不比寻常豚犬竖。

我时辞家游广西,大者牵衣小者啼。

只言父子情眷恋,岂料归来不相见。

兄死半月弟遽从,双函同寄佛寺中。

念父有言留与母,使我闻之割心腑。

家山归骨已多年,私爱不断如绳牵。

情之所钟在我辈,子夏丧明岂其罪。

眼前虽有黄口儿,几何望得长成时。

兄弟碌碌各自屋,异乡何人是手足。

一回念子一回忧,忧得黑头成白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念二子》,由明代诗人邓林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两个儿子深切的思念之情。

开篇“二子死已久,我心犹未忘”,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出对两个儿子的怀念之情,即使他们已经离世很久,但心中的思念却未曾消减。接着,“时复一思之,宛如在我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每当想起儿子们时,仿佛他们就在身边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儿子们的深深依恋。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两个儿子的不同特点来展现他们的可爱之处:“阿满行年方九岁,信口说书能属对。章儿六岁未发蒙,四声反切皆暗通。”阿满虽然年纪较小,但聪明伶俐,能即兴作答;而章儿虽未开始启蒙教育,却能理解并运用四声反切,显示出他们的聪颖和独特之处。

“兄弟参差双玉树,不比寻常豚犬竖”一句,将两个儿子比喻为两棵参差不齐的玉树,与普通的猪狗相比,突出了他们作为家族希望和未来的珍贵性。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接着叙述了两个儿子相继离世的悲剧:“我时辞家游广西,大者牵衣小者啼。只言父子情眷恋,岂料归来不相见。兄死半月弟遽从,双函同寄佛寺中。”诗人回忆起自己外出时,两个儿子的不舍与哭泣,以及后来兄弟俩在短时间内相继离世,令人痛心疾首。

“念父有言留与母,使我闻之割心腑”表达了诗人对儿子们遗言的悲痛感受,这些话语如同刀割般刺痛了他母亲的心。

“家山归骨已多年,私爱不断如绳牵”则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和逝去儿子的思念,这种情感如同绳索一般,紧紧缠绕着他的心。

最后,“情之所钟在我辈,子夏丧明岂其罪。眼前虽有黄口儿,几何望得长成时。兄弟碌碌各自屋,异乡何人是手足。一回念子一回忧,忧得黑头成白头。”诗人反思了亲情的珍贵,即使眼前有年幼的孩子,也难以预料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同时,他也感叹于兄弟间的分离,身处异乡,无人能成为真正的手足。每想起儿子,心中便充满了忧虑,以至于原本乌黑的头发都变成了白发。

整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儿子的无尽思念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刻感悟,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悯三子

蜾蠃育螟蛉,祝之令似我。

螟蛉生羽翼,飞出负蜾蠃。

人言养子恩义轻,我养三子如亲生。

大郎有力能干蛊,不避当前有豺虎。

二郎营家十五年,囊里曾无私己钱。

罗生质寔家人子,樵爨井臼随指使。

养男只为身家谋,三子若在吾何忧。

可怜命短留不住,旬日之中相继去。

邻人见我哭之悲,谓我莫是亲生儿。

他家螟蛉生羽翼,四散自飞还自食。

负义不死有义亡,彼苍视听何茫茫。

我闻此语重悲愤。呜呼三子诚可悯。

形式: 古风

题盱江清隐图

盱江老人读书老,杜门不许红尘到。

夜来风雨送春归,满院落花闲不扫。

屋外青山山上云,啼猿唳鹤声相闻。

舍南舍北皆春水,钓鱼矶畔多鸥群。

江南风景好如画,先生买得宁论价。

只恐猿惊鹤怨鸥盟寒,征书催到金门下。

形式: 古风

赠书礼部主客郎中陆公墓表后.官以子赠

君不见昔日庐陵欧阳崇国公,没时孤子方婴童。

荒坟宿草六十载,荣光忽照重泉中。

又不见道隆处士生长元之季,爵禄簪缨徒有志。

宁知身后际承平,名位一朝因子贵。

泷冈阡上多松筠,白龙潭里波粼粼。

穹碑文字泣神鬼,紫诰龙凤蟠丝纶。

世间父母谁无子,荣耀如斯能有几。

行路无情也动心,魂魄有知宁不喜。

虽得死者荣,还为生者悲。

万钟五鼎不迨养,季路空怀负米时。

百年岁月奔如马,我亦人间孤露者。

同病相怜情最真,赋就新诗泪如泻。

形式: 古风

存耕堂

兰堂邵氏称名族,百年家世逾乔木。

高堂揭扁号存耕,种德尤如种嘉谷。

方寸之地仁为春,生意勃勃如兴云。

来牟率自帝命育,稂莠肯为他人耘。

秋成有获仓箱阜,宁让东南百千亩。

水旱无由害岁丰,豪强岂得兼吾有。

君莫羡家有万卷书,岂不见河东柳氏称巨儒,善和旧宅无人居。

又莫羡家有满籯金,岂不见董家筑坞贻谋深,不及后人徒有心。

积书积金非不美,振后光前能有几。

题诗为尔表存耕,贻厥子孙孙又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