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 早晨的旅途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无限哀愁。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这两句设定了场景,一个孤独的旅者在清晨的星光下踏上漫长的道路,背景中有远处的野店和星河,这不仅是空间上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旅行中的孤独与无尽的前路。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这两句则切入到人物情感的刻画。诗人对那孤零零的灯光感到不舍,似乎在夜晚的寂静中,那灯光给了他一丝温暖和安慰;而“斜月厌新装”则透露出一种对变化的不适应,或许是内心对于新环境、新生活的抗拒。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那草上的寒露在清晨显得更加凄凉,而远处传来的虫鸣声,却让人联想到了熟悉和温暖的故乡,这种对比更深化了诗人的愁绪。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哀愁。在这个清新的秋季,诗人心中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怅惘。而那残存的菊花,在经过重重的阳光照射下,更是增添了一份凄美。这里的“无限恨”和“过重阳”,都在强调诗人的情感之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深处的哀愁。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景象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寄托。
不详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
霜拂楚山频见菊,雨零溪树忽无蝉。
虚村暮角催残日,近寺归僧寄野泉。
青鬓已缘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
江蓠漠漠荇田田,江上云亭霁景鲜。
蜀客帆樯背归燕,楚山花木怨啼鹃。
春风掩映千门柳,晓色凄凉万井烟。
金磬泠泠水南寺,上方僧室翠微连。
暮雨扬雄宅,秋风向秀园。
不闻砧杵动,时看桔槔翻。
钓下鱼初食,船移鸭暂喧。
橘寒才弄色,须带早霜繁。
白蘋亭上一阳生,谢朓新裁锦绣成。
千嶂雪消溪影渌,几家梅绽海波清。
已知鸥鸟长来狎,可许汀洲独有名。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