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园

阴阴乔木下,翠影若云浮。

满地紫桑椹,数枝黄栗留。

迎风湖上去,避日竹间游。

定作今宵雨,绕墙啼晓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浓密的大树下,翠绿的光影如同云朵漂浮。
满地都是紫色桑葚,几枝黄色板栗也逗留着。
迎着风向湖边走去,避开阳光在竹林中漫步。
料想今晚会下雨,清晨时分鸟儿会在围墙上啼叫。

注释

阴阴:形容树木茂盛、阴暗。
乔木:高大的树木。
翠影:翠绿的树影。
若:好像。
云浮:像云朵一样浮动。
满地:到处都是。
紫桑椹:紫色的桑葚。
黄栗:黄色的栗子。
留:停留。
迎风:面向风。
湖上:湖边。
去:前往。
避日:避开阳光。
竹间游:在竹林中游玩。
定作:必定会成为。
今宵:今晚。
雨:雨。
啼晓鸠:清晨的斑鸠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季田园风光图。开篇“阴阴乔木下,翠影若云浮”写出了树荫浓密,如同云朵般飘逸,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接着“满地紫桑椹,数枝黄栗留”展示了丰硕的果实和繁茂的景象,色彩鲜明,生动传神。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描写而展开,“迎风湖上去,避日竹间游”表达了一种逃离炎热、寻求清凉的意境。湖光山色的美丽与竹林的清幽,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雅致的夏日避暑图。

最后“定作今宵雨,绕墙啼晓鸠”则预示了一场即将到来的夜雨,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某种情感或期待。绕墙啼晓的鸠鸟,更添了一份静谧与生机。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他细腻的情感观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夏日翠漪堂

湖水碧溶溶,寒漪四望通。

龟鱼游浩渺,凫鹜下虚空。

爽气吟窗外,清光钓艇中。

一襟时自快,多谢北轩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桃花

种近短墙边,开临小槛前。

倚风无限意,笑日有馀妍。

枝软围深密,苞秾堕碎圆。

祗应芳树下,时见武陵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衰晚

衰晚得洋川,劳生只自怜。

文移供尽日,心力付流年。

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

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读渊明集

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

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

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