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种近短墙边,开临小槛前。

倚风无限意,笑日有馀妍。

枝软围深密,苞秾堕碎圆。

祗应芳树下,时见武陵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它靠近短墙边生长,花朵开放在小栏杆前展现。
在微风中摇曳,满含无尽的情意,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
枝叶繁茂,花蕊密集,花瓣坠落如圆润的碎片。
只应该在这芬芳的树下,偶尔能遇见像武陵仙境中的仙子。

注释

种:种植。
近:靠近。
短墙:矮墙。
开临:面对。
小槛:小栏杆。
倚风:依偎着风。
无限意:无尽的情感。
笑日:对着太阳微笑。
馀妍:剩余的美丽。
枝软:枝条柔软。
围深密:环绕得又深又密。
苞秾:花苞饱满。
堕碎圆:花瓣坠落如圆点。
祗应:只可能。
芳树下:花树下。
武陵仙:武陵源的仙子(出自《桃花源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桃花图景。"种近短墙边,开临小槛前"表明桃树被种植在低矮的围墙旁,花朵盛开于狭窄的空间内。这不仅设置了一个私密的氛围,也突出了桃花的娇美。

接着的"倚风无限意,笑日有馀妍"则描绘了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似乎对阳光报以微笑,这里传达了一种自然与和谐的境界。"枝软围深密,苞秾堕碎圆"进一步强调了桃花的形态特征,其枝条柔软,花朵繁茂而又饱满。

最后两句"祗应芳树下,时见武陵仙"则引入了一种超自然的元素。这里的“武陵仙”通常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诗人通过这种表达,不仅赞美了桃花之美,更赋予其某种神秘与仙境般的氛围。

整首诗以桃花为主题,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将桃花描绘得如同一个仙界般美丽而又不失现实感,使读者仿佛能闻香觅色,进入这片桃林之中。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衰晚

衰晚得洋川,劳生只自怜。

文移供尽日,心力付流年。

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

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读渊明集

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

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

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读蒋都官画像记

闻昔妖氛满巴蜀,所临州县偃如风。

其城陷者尽从贼,以义死之惟有公。

节与岷山高莫敌,名随皂水注无穷。

兰台秉笔今谁氏,舍此何由壮史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陵井喻氏岁寒山居

蕨平处士居山日,手种青松一万根。

岁月渐深枝尽偃,雪霜虽厚叶仍繁。

本营胜概逃轩冕,更结清风遗子孙。

寄语后人须爱护,莫教空有令名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