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
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
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
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
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
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官员在深夜等待天亮的场景,反映了古代官员严格的生活纪律和对时间的精确把控。诗人以“建礼含香处”开篇,设置了一种超凡脱俗、清幽雅致的氛围。“重城待漏臣”,则是说在深邃的城中,有官员在等待漏壶滴水报时。
接着,“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表达了官员们在接到皇帝的命令后,在清晨即开始工作的声音。这里的“凤诏”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和不可违抗,而“辨鸡人”则是说人们在鸡叫时分辨早晨的第一缕光线。
“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情景。古代的漏壶以水流来计时,银箭形状的水滴即将滴落,标志着一段时间的结束,同时新的计时又开始。
“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则强调了官员对时间的精确管理。他们在午夜和白天的三个时辰(早上、正午、下午)都要准时处理公务。
最后,“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下,对于日出的期待与等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员们对于时间的敬畏和对职责的忠诚,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在束缚中等待黎明到来的无奈情怀。
不详
玄宗开元中进士。天宝中,官监察御史。后官至户部员外郎。工诗文
平原池阁在谁家,双塔丛台野菊花。
零落故宫无入路,西来涧水绕城斜。
年少狂疏逐君马,去来憔悴到京华。
恨无闲地栽仙药,长傍人家看好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弦。
却忆去年寒食会,看花犹在水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