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岩

平地起突兀,颓然若负龟。

初疑斤斧凿,安得此巧奇。

乃知化工巧,精意运神机。

岩深翠长滴,冲冲阅四时。

形式: 古风

翻译

平地上突然崛起一座奇特山峰,仿佛背着一只龟壳般倾斜不稳。
起初怀疑是人力斧凿所成,怎能有如此巧妙奇异的景象。
这才明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精心安排着万物生长的秘密。
岩石深处绿意盎然,清泉滴滴不断,四季更迭中流淌不息。

注释

突兀:形容事物突然出现,高耸或奇特的样子。
颓然:形容倾斜不稳的样子。
斤斧凿:比喻人工雕琢。
化工:指大自然的力量,如同工艺大师。
精意:精心和意图。
神机:神秘而巧妙的机制。
冲冲:形容水流不断。
四时:四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大云岩”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石的奇特与威壮。开篇“平地起突兀,颓然若负龟”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山石陡然升起,如同巨龟般巍峨雄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紧接着,“初疑斤斧凿,安得此巧奇”表达了诗人对这自然景观的惊讶与赞叹,似乎是在质问这种天造之物是如何被雕琢而成。

“乃知化工巧,精意运神机”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理解,他认为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是一种超乎人类智慧和技艺的创造。最后,“岩深翠长滴,冲冲阅四时”描绘了山石内部水流潺潺,四季不绝,一派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之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崇拜,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天工与人工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子远使君出守广汉始获倾盖诸官赋诗赠别某广汉人也故末章及之

半生落南州,分与岷峨疏。

朅来荆江上,所忻近乡闾。

吾乡多隽豪,杂遝来舟车。

时从说情话,颇觉中怀舒。

中间识胡公,粹美真璠玙。

心远气自静,语简意有馀。

向来有推毂,入校中秘书。

名场万夫立,人亟我则徐。

拳拳抱忠爱,百虑才一摅。

白云已在望,思亲惜居诸。

乞州枌榆边,政以便版舆。

同舍挽不住,清风挟归裾。

观君进退间,此岂为名誉。

春帆肯小驻,论交良慰予。

爱君秉质高,且复富蓄储。

任重则道远,愿言勿踟蹰。

吾州得贤牧,父老想乐胥。

我亦有一廛,径思归荷锄。

形式: 古风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形式: 古风

中夜祝融观月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

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

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

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

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

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五士游岳麓图

闭门六月汗如雨,出门褦襶纷尘土。

文书堆案曲肱卧,梦逐征鸿过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须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风,中流咿哑挟鸣橹。

长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语见肝腑。

意行爱此松阴直,眼明还喜碑字古。

高低梵释著幽居,深隐仙家开閟宇。

忽看宫墙高十丈,学宫峨峨起邹鲁。

斯文政倚讲磨切,石室重新岂无补。

危梯径上不作难,横栏截出可下俯。

惟兹翼轸一都会,往事繁华杂歌舞。

变迁返覆宁重论,昔日楼台连宿莽。

迩来人物颇还旧,岂止十年此生聚。

泉流涓涓日循除,华表何时鹤来语。

炎气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团对香缕。

鼎来杖屦皆胜引,季也亦复同步武。

洛阳年少空白头,三闾大夫浪自苦。

一笑便觉真理存,高谈岂畏丞卿怒。

不图画僧圣得知,貌与儿童作夸诩。

请君为我添草堂,风雨萧萧守环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