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五)金陵乌衣园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睛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柳条飘拂,榆荚成串。清明、寒食两节已过。天晴了,满园游玩的仕女,满城笙歌。阳光照耀,满树红花红得艳丽;雨后远山,座座青翠欲滴。问江南:都有谁来乌衣园探寻?只有我这个江南过客。
乌衣巷的模样还似往昔。可乌衣巷中的往事今日已难寻觅。只有春来秋去的燕子年年来此地,看到的也不过是苍茫暮色中残阳渐坠西。我来这里游赏本想除去为官经历上的烦意,眼前所见,倒为古今沧桑生出无数悲切和忧郁。且端着酒杯让我随意畅饮,莫虚度了这天气晴朗和花红柳绿的光阴。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金陵乌衣园:南京秦淮河岸乌衣巷东面,原为东晋王、谢等贵族住宅遗址,南宋时已成为人们游乐场所。
柳带榆钱。
指柳条飘拂,榆荚成串。
清明寒食:“清明”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一“气”。
“寒食”是令名,在清明节前一两日,以禁火做饭,故名。
罗绮:此以衣代人,指游女。
江南客:自指并兼指其兄。
乌衣事:指东晋王导和谢安住在这里,衣冠来往、车马喧闹的历史事迹。
尘土债:指自己仕宦的官务。
随分:犹云随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潜的《满江红·其五·金陵乌衣园》。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融合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英雄事迹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的深厚情感及历史意识。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 这几句描写的是春日景象,柳絮如同金钱,榆钱飘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节气的更替。清明时节的寒食(不用火煮熟的食物)与天空一笑之间,满园花开、城中箫笛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 这几句则是词人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往昔的追思。花树在晴光下更显红艳,远山经历了雨后的清新,都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而问及江南池馆是否有旧时来客,提到乌衣巷(古代一条小街名),表达了对过往事物的怀念和寻觅。

"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最后几句则是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慨。燕子每年来回,晚烟斜日间,春天的繁华转瞬即逝,如同清算尘世之债。万古英雄事迹令人悲凉,而今时今日,只能随分趁芳时,不要虚掷光阴。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时间流逝、历史沧桑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送李御带珙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四)豫章滕王阁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征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二)西湖

春水溶溶,春山漠漠,淡烟浅罩轻笼。

危楼阑槛,掠面小东风。

又是飞花落絮,芳草暗、万绿成丛。

闲徙倚,百年人事,都在画船中。

故园,无恙否,一溪翠竹,两径苍松。

更有鱼堪钓,有秫堪舂。

底事尘驱物役,空回首、社燕秋鸿。

功名已,萧骚短鬓,分付与青铜。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鹤仙

小亭山半枕。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微阴护轻冷。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阑干日永。

数花飞、残崖断井。

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休省。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愁高怅远。

身世事,但难准。

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