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的是山峦沟壑的自然景象,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岩壑之骨洼而隆"形象地写出山势高低起伏,如同骨骼的凹凸;"烟霞之气温而融"则形容云雾缭绕,如温润的气韵在其中交融。"其默而通,其应而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静默中的沟通与响应,暗示着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共鸣。
"流云出谷,霁月行空"两句,以动态的云彩和明亮的月亮相喻,展现出一种空灵与开阔的意境,象征着禅意的自由流动和心境的澄明。最后"十方三世兮,南北西东"表达了超越时空的深远意境,禅宗主张无边无际,不受时空限制,这句诗恰好体现了这一思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寓禅意于其中,展现了禅师释正觉对禅修境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