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行路易”为题,透露出一种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傅翕在唐代创作了这组《行路易》诗,其中第十三首尤为引人深思。
“无情正是道,木石尽真如。” 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本质,认为真正的道理在于“无情”,即超越情感的束缚,达到一种纯粹的状态,连木石都能体现这种纯粹性。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与自然并置,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外在物质世界的一致性。
“达时遍处是,不悟永乖疏。”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理解与实践的关系。在恰当的时机,真理无处不在,但若不能领悟,就会与之失之交臂,变得疏远。这里强调了悟性的关键作用,以及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行路易,路易真可乐。”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正快乐的追求。他认为,生活之路虽然容易,但只有真正地去体验和享受,才能找到真正的乐趣。
“刹那登正觉,不用披三教。” 最后两句则点明了修行与觉悟的直接路径。瞬间就能达到正觉,无需通过繁琐的宗教仪式或学说来实现。这反映了诗人对内心觉醒的重视,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就在当下,不需要外在形式的加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真理、快乐与觉悟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的纷扰,直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