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鹤

觅来雏鹤养经年,认得呼名傍客前。

放去几随云过海,归来一片雪翻天。

翎梳脩竹林间日,影照寒梅涧下泉。

眷恋轩墀应有谓,主人风骨是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寻觅来的小鹤养了多年,能辨识出它的叫声在客人面前展现。
放飞时它常随云彩跨过大海,回归时像片片雪花翻覆天空。
每天在修竹林中梳理羽毛,身影映照着寒梅涧下的清泉。
它依恋屋檐台阶,想必心中有所期待,主人的风度如同神仙般超凡。

注释

觅来:寻找。
雏鹤:幼鹤。
经年:多年。
呼名:呼唤名字。
傍客:在客人面前。
放去:释放。
几随:常常伴随。
云过海:云彩越过大海。
归来:返回。
雪翻天:像雪一样翻覆天空。
翎梳:梳理羽毛。
脩竹林:修长的竹林。
影照:倒影照射。
寒梅涧:寒冷的梅花涧。
涧下泉:涧下的泉水。
眷恋:依恋。
轩墀:屋檐台阶。
应有谓:想必有所期待。
主人:主人。
风骨:风度。
神仙:神仙。

鉴赏

这首宋诗《咏鹤》是周端臣所作,描绘了诗人精心饲养雏鹤,与之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首联“觅来雏鹤养经年,认得呼名傍客前”写诗人如何从寻找并悉心照料小鹤,到与鹤儿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以至于能随意呼唤它的名字,显示出人鹤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

颔联“放去几随云过海,归来一片雪翻天”则描绘了放飞鹤儿时的场景,想象它翱翔天际,越过大海,归来的画面则如雪花翻飞,意境壮丽,富有浪漫色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鹤儿自由飞翔的向往以及对它们无拘无束生活的羡慕。

颈联“翎梳脩竹林间日,影照寒梅涧下泉”进一步描绘了鹤儿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它在修竹林中梳理羽毛,身影映照在寒冷梅花下的泉水中,展现了鹤的优雅与清高。

尾联“眷恋轩墀应有谓,主人风骨是神仙”表达了鹤儿对主人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主人的品格,认为他有如神仙般超凡脱俗。整首诗通过鹤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自由、高洁精神的追求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青铜香鸭诗

谁把工夫巧铸成,铜青依约绿毛轻。

自归骚客文房后,无复王孙金弹惊。

沙觜莫追芦苇暖,灰心聊吐蕙兰清。

回头却笑江湖伴,多少遭烹为不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閒居

自笑春来纵酒狂,信缘无定恣寻芳。

杯中似蚁浮来绿,瓮里如鹅脱下黄。

花底枕琴迷洞府,溪边濯足忆沧浪。

一从禁阁辞荣后,不复乘云入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人失官归

浮世功名总是虚,纵然轩冕又何如。

趁无白发来侵镜,好买青山去荷锄。

贤圣一丘无用土,英雄几板可疑书。

生涯傥了寒暄计,独抱遗经亦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牛首炉与人

千载墦间偶得存,传从鼻祖到云孙。

土痕蚀处形摹薄,苔色侵来款识昏。

制样想应规象鼎,验图只合配牺尊。

赠君博古斋中去,书传閒时细讨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