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隐君元明于园中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徵诗纪之(其二)

百尺松阴十亩园,此中人物似桃源。

衣冠俎豆犹三代,鸡犬桑麻自一村。

垣外白榆随宿列,树头青鸟候风翻。

坐来髣髴疑仙境,试问先生笑不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开篇“百尺松阴十亩园”,以百尺松树的高大与十亩园地的广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此中人物似桃源”一句,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暗示这里如同世外桃源,充满了理想化的宁静与和谐。

“衣冠俎豆犹三代,鸡犬桑麻自一村”两句,通过“衣冠俎豆”和“鸡犬桑麻”的对比,既展现了古代文明的遗风,又描绘了现代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这里的“三代”指的是古代的文明时期,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生活方式的向往。

“垣外白榆随宿列,树头青鸟候风翻”则进一步渲染了园中的自然美景。白榆树排列在园墙之外,青鸟在树梢上等待着风的吹动,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坐来髣髴疑仙境,试问先生笑不言”两句,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仿佛进入了仙境的感受。他试图向园主人询问,却只见主人微笑不语,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主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隐君元明园中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珍视。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济南

湖上荷花岁岁新,客中时序自伤神。

名泉出地环岩郭,急雨连山净火旻。

绝代诗题传子美,近朝文士数于鳞。

愁来独忆辛忠敏,老泪无端痛古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笑

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呼僮向晓牵长辔,觅妪先冬绽故衣。

黄耳不来江表信,白头终念故山薇。

无因化作随阳雁,一逐西风笠泽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詶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挂帙安牛角,担囊逐马蹄。

飘飖过东楚,浩荡遍三齐。

息足雩门下,停车汶水西。

岱宗临日观,梁父蹑云梯。

洞壑来仍异,关河去更迷。

人看秋逝雁,客唤早行鸡。

卧冷王章被,穷馀范叔绨。

梦犹经冢宅,愁不到中闺。

问字谁供酒,翻书独照藜。

雅言开竹径,佳讯发兰畦。

遗鲤情偏切,班荆意各悽。

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潍县(其一)

人臣遇变时,亡或愈于死。

夏祚方中微,靡奔一人尔。

二斟有遗迹,当日兵所起。

世人不达权,但拜孤山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