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之送笔戏赠

阎生作三副,规摹宣城葛。

外貌虽铣泽,毫心或粗粝。

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

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

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

模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

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

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

洗砚磨松煤,挥洒至日没。

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

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

略无人问字,况有客投辖。

文章寄呻吟,讲授费颊舌。

閒无用心处,雌黄到笔墨。

时不与人游,孔子尚爱日。

作诗当鸣鼓,聊自攻短阙。

形式: 古风

翻译

阎生制作了三种不同规格的笔,模仿宣城葛氏的风格。
虽然外表光洁,但笔尖可能粗糙不均。
他的技艺追求像栗尾那样精细,却常常写出如枣核般粗陋的字。
李庆擅长控制笔力,书写时墨汁不泄露。
问题在于过于珍惜白毫,导致技巧时常半生熟。
写小字还能应付自如,但大字结构难以曲折。
有时笔划凌乱,如同逆着头发梳理。
张鼎只有华丽的外表,徐偃缺乏内在的力度。
即使刻上姓名,也能应对紧急情况。
我居住在街南,时常拜访朋友。
晴朗的日子坐在凉风习习的轩中,他们惊讶我为何持着枯笔。
打开书囊驱赶蛀虫,仆人送来一捆新笔。
清洗砚台研磨松烟墨,直到日落才罢休。
年轻时学习高深的技艺,如今应用起来却显得宽泛。
做官生活清贫,只能对着秋月烹茶。
几乎无人询问学问,更别提有访客登门。
文章倾诉内心苦闷,教学讲解耗费唇舌。
闲暇时无处施展才华,批改文字成了日常。
时光匆匆不等人,连孔子都珍惜光阴。
作诗时应大声疾呼,借此自我反省不足之处。

注释

阎生:诗人阎某。
宣城葛:宣城著名的制笔名家。
铣泽:光滑润泽。
粗粝:粗糙。
栗尾:古代名笔,精细如栗尾。
枣核:比喻字迹粗陋。
李庆:虚构人物。
散卓:古代的一种硬笔。
惜白毫:过分珍惜笔毫。
周旋:应付自如。
曲折:结构复杂。
逆梳发:形容笔划杂乱。
张鼎:比喻空有外表。
徐偃:比喻缺乏内在力量。
模画:刻画。
仓卒:紧急时刻。
街南居:居住地。
铃下谒:拜访朋友。
雌黄:古人校勘书籍时涂改的文字。
孔子尚爱日:孔子珍惜时间的典故。
鸣鼓:大声疾呼。
攻短阙:自我反省改正错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林为之送笔戏赠》。黄庭坚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评价了友人林为之赠送的笔。他首先提到林为之的笔虽然模仿宣城葛氏的风格,但外在光润而内在可能不够精细,技巧上追求栗尾笔的精工,却有时显得笨拙如枣核。接着,他赞赏林为之的控制力,即使在紧张情况下也能保持墨汁不泄露。然而,诗中也指出林为之在书写大小字时的困难,小字还能应付自如,大字则难以曲折。

黄庭坚以生动的比喻形容林为之的笔法,如“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形象地描绘出笔划的不协调。他对林为之的评价既有肯定也有批评,认为他的笔法虽然有表象,但缺乏内在力度和骨气。尽管如此,林为之仍能凭借这些笔墨应对日常生活,甚至在困顿的生活中研墨挥毫,以诗文排解愁绪。

诗人感慨自己年轻时曾学过高深的技艺(屠龙之技),但如今只能在平凡的生活中运用,感叹自己的文章鲜有人问津,连访客都寥寥无几。他以孔子珍惜时间的典故,鼓励自己在创作中不断改进,敲响警钟,弥补不足。整首诗寓言性强,既是对友人的笔艺评价,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武昌松风阁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泊大孤山作

汇泽为彭蠡,其容化鹍鹏。

中流擢寒山,正色且无朋。

其下蛟龙卧,宫谯珠贝层。

朝云与暮雨,何处会高陵。

不见凌波袜,靓妆照澄凝。

空馀血食地,猿啸枯楠藤。

高帆驾天来,落叶聚秋蝇。

幽明异礼乐,忠信岂其凭。

风波浩平陆,何况非履冰。

安得旷达士,霜晴尝一登。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法云秀禅师真赞

法云大士,天骨岩岩。如来津梁,我实荷担。

手捉日月,断取庄严。国士入此佛土,位置城南。

有目无目,疑圣疑凡。击大雷霆,布洒甘露。

大圆镜中,慈悲威怒。维此象法,依正法住。

后五百岁,亦莫予敢侮。谁为请主,世界主女。

形式:

兀然无事(其一)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何用算。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