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不寐

离恨与愁并,簟冷方花梦不成。

起坐重温铜鸭火,闲听。两部蛙声闹绿汀。

银篝杀残更,静理新词独剪灯。

四五蟾蜍光又缺,窗棂。移过花枝弄影横。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鉴赏

这首《南乡子·不寐》由清代女诗人张玉珍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孤独感。

首句“离恨与愁并”,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离别的痛苦与忧愁交织在一起,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簟冷方花梦不成”一句,以冷席和无法成眠的梦境,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因内心纷扰而难以入眠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起坐重温铜鸭火,闲听。两部蛙声闹绿汀。”这一段通过动作描写和环境声音的渲染,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她起身活动,试图通过重燃香炉来驱散心中的寂寥,却只能听到远处蛙鸣声的陪伴,这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种隐喻——外界虽有生机,但她的内心却是一片荒凉。

“银篝杀残更,静理新词独剪灯。”这两句将时间的流逝与主人公的行动紧密相连。在夜深人静之时,她独自一人理词作诗,借着微弱的灯光,试图在文字中寻找慰藉。这里的“新词”不仅指她正在创作的诗歌,也象征着她对生活的新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四五蟾蜍光又缺,窗棂。移过花枝弄影横。”这一段通过月光的变化和光影的移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随着月光的时有时无,花枝上的影子也跟着变化,这种动态的美中蕴含着一种静态的孤独与寂寞,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让人感受到她在不寐之夜的深深思绪与复杂情感。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不寐之夜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情感、时间和空间的巧妙处理,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绣云山房听刘河女子沈素贞弹词,偕悔堂弟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歌喉一似抛珠串。

无多绮语最撩人,昼长静听浑忘倦。

离合难凭,悲欢易变,古今只为情留恋。

分明江上旧琵琶,青衫司马休轻见。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正月十二夜对月

兰夜沉沉,灯期近了。纤云卷尽冰轮皎。

横阶如水弄清寒,隔帘筛取疏阴到。

绮席歌残,离人思悄。林梅浮动幽香好。

寂寥庭院许徘徊,一天吟绪和谁道。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月下看梅,叠前韵

横笛声边,梅开遍了。千林妆点霜华皎。

冰肌月姊也相怜,夜分特送清光到。

拂水阴疏,沾衣香悄。孤吟只合花前好。

分明人已在罗浮,何须更访罗浮道。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十四日夜,对月有怀,三叠前韵

风约重帘,炉烟灭了。蟾辉比似前宵皎。

一年能得几回圆,天涯海角凭伊到。

煮茗瓯香,剪灯漏悄。赏心苦忆联吟好。

人间偏是别离多,苍茫烟水愁难道。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