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止山还光福歌

炎洲之南天气和,梅花更比江南多。

梅花大宗在庾岭,小宗乃在罗浮阿。

春来开遍枝南北,万壑千岩花四塞。

梅花将军越王孙,汤沐正在梅花国。

飞扬往日破强秦,沛公项羽资其军。

台岭因之号梅岭,梅花万户酬功勋。

风吹上天雪纷纷,行人远望如白云。

檀香玉蝶大可爱,萼绿香气尤氤氲。

西溪邓尉天下闻,当年种自梅岭分。

梅花子孙亦太古,光福一半今在君。

淮南作客胡为者,十月梅花已堪把。

花片堪为三月粮,岁寒何用离花下。

太湖万顷当门前,君归更浮洞庭船。

莫釐缥缈二峰接,人家多种梅花田。

我将移居向慈里,与君咫尺梅花里。

千年冰雪作肌肤,欲学仙人姑射子。

梅花岂是一尘垢,铸舜陶尧将以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名为《送曾止山还光福歌》。诗中描绘了南方炎洲的气候温和,梅花盛开的情景,展现了梅花的繁盛与美丽。诗人通过描述梅花的生长环境、开花景象以及与历史人物的关联,赋予梅花以丰富的象征意义。

诗的开头提到炎洲的气候适宜,梅花数量超过江南,接着点出梅花主要分布在庾岭和罗浮山。春天到来时,梅花遍布南北,装点了千山万壑。诗人还提到梅花与古代越王、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的联系,以及梅花对国家的贡献,如梅岭因此得名,并且梅花被广泛种植,成为地方特色。

诗中描绘了梅花盛开时的壮观景象,如雪花般飘落,远望如同白云。诗人还赞美了梅花的香气,如檀香、玉蝶、萼绿等,香气弥漫,令人沉醉。此外,诗中提到了西溪邓尉的梅花闻名天下,以及梅花作为古代遗传的象征。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移居至光福,与梅花为邻的愿望,想象着在千年冰雪环境中,如同仙人般的生活。诗中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香气,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广陵篇赠别吴鹿园

江北烟花是广陵,江南山水惟京口。

蕃釐观左一逢君,欲典衣裘取清酒。

飞桥十五首红桥,夹岸蘼芜渐及腰。

才子偏来明月夜,美人不见落花朝。

芜城一赋君能续,更有冶春三十曲。

千载知音是紫薇,竹西歌吹伤繁促。

哀怨犹多楚性情,荒淫未变吴风俗。

山中虽有玉勾天,日月长含第五泉。

儿女但能催白发,英雄那得再青年。

形式: 古风

题陆天浥泰山图

海中日涌声如雷,天门夜半鸿濛开。

天鸡鼓翼波震荡,金银宫阙东飞来。

此时丈人峰上客,日华嘘噏荡精魄,东君玉颜在咫尺。

扶桑万朵红复红,玉女三千笑口同。

丹青虽神画不得,朝霞倏忽吹成风。

千岩万壑太古色,秦代苍松人不识。

图成慎勿置金箱,留与人间见胸臆。

形式: 古风

题吴太守江山清啸楼

江南山色渡江飞,飞向君楼含夕霏。

空翠不随流水去,鸿濛忽化白云归。

吴兴太守真州客,日夕捲帘荡精魄。

舞影时翻天女花,歌声欲裂雷公石。

浮玉双峰架笔高,芙蓉一朵一离骚。

六朝春色为膏沐,万里天风且羽毛。

形式: 古风

题周梨庄戴笠图

梨庄本是青云器,四十于今犹未仕。

前朝文献在君家,著作欲继先公志。

秣陵藏书谁最多,读画楼中高嵯峨。

捃拾能笺五代史,时谈遗事如悬河。

董狐有志我未逮,三百年中谁记载。

汉史应须属紫阳,元人岂解尊昭代。

青溪水阁閒相期,笔削相将乘此时。

王猛犹能存正朔,许衡那得配先师。

栖霞之山好林樾,更为同人开理窟。

片言亦可成春秋,一画自能知日月。

閒来戴笠将何之,遣谷逍遥若有思。

接舆髡首且相对,佯狂于道亦良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