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杏

北园山杏皆高株,新枝放花如点酥。

早来其间有啼鸟,儿女尽识名提壶。

急教取酒对之饮,满头乱插红模糊。

可怜后日再来此,定见随风如锦铺。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北园中的山杏树都长得很高大,新抽出的枝条绽放出花朵,如同覆盖着酥油点心。
清晨时分,园中鸟儿鸣叫,孩子们都熟悉那些鸟儿的名字,比如提壶鸟。
赶紧拿酒来对着这些花儿畅饮,头上插满了红花,一片混乱而美丽。
可惜日后再来这里,定会发现那些花朵已经随风飘落,像锦绣地毯般铺满地面。

注释

北园:北方的园林或庭院。
山杏:一种落叶乔木,春季开花。
点酥:形容花朵密集,如酥油点心般细腻。
提壶:鸟名,学名黄腰柳莺。
随风如锦铺:形容花瓣飘落的样子,像锦绣般铺满地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对北园山杏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和赞赏之情。

“北园山杏皆高株,新枝放花如点酥。” 这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杏树生长茂密、花开得像细腻的酥油一样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将春日里盛开的杏花比作“点酥”,不仅形象地传达了花朵的细小和丰富,而且还巧妙地捕捉到了春光照耀下的温润感。

“早来其间有啼鸟,儿女尽识名提壶。” 这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杏花到园中的生物,再到人世间的欢乐。诗中提到的“啼鸟”即是春天常见的小鸟,它们的叫声在宁静的早晨里显得格外清晰,而“儿女尽识名提壶”则展示了家庭的和谐与孩子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和认识,透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急教取酒对之饮,满头乱插红模糊。” 这两句通过诗人急切地要孩子们取酒共饮,以及将花朵随意插在头上的动作,展现了春日里人们放松自我的欢愉心情。这里的“满头乱插红模糊”不仅是对视觉美的描绘,更隐含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最后,“可怜后日再来此,定见随风如锦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预想到了将来重返这个地方时,那些美丽的花朵可能已经随着季节的变化飘散,像锦绣一样铺展在空中,这种对未来的美好预期,也是对当前美景的一种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构造,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无限喜悦,以及对生活美好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惜花

胡蜂采花花气薄,黄鸟啄花花蕊落。

林风吹花花片乱,池水浸花花色恶。

少年惜花会花意,晴张青帏雨油幕。

劝君直须为花饮,明日春归空晚萼。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推官惠李庶子鄂州篆字

天下有奇篆,阳冰书鄂州。

异兽呀五口,狂咬掉三头。

磥砢玻璃碗,诘屈珊瑚钩。

愧无希世宝,何以为子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晚次江上

宛转下江岸,霜风绕人衣。

翩翩渚鸿堕,冉冉林鸦归。

前壑已重霭,远峰犹落晖。

孤舟欲何处,划浪去如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晚至村家

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馀残晖。

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