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李苏苏

歌妙累累若贯珠,历城惟祗数苏苏。

何当更唱阳春曲,为尔今宵倒玉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歌声美妙如串串珍珠,历城唯有苏苏最为出色。
何时能再唱那高雅的歌曲,为你今夜倾尽美酒如玉壶。

注释

歌妙:美妙的歌声。
累累:连续不断。
若贯珠:像串珠一样。
历城:地名,指历下城(今济南)。
惟:只有。
祗数:仅有的。
苏苏:这里指某位歌者的名字。
何当:何时能够。
更唱:再唱。
阳春曲:高雅的歌曲,如《阳春白雪》。
为尔:为了你。
今宵:今夜。
倒玉壶:倒满玉壶,比喻尽情饮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对中国古代歌者李苏苏的赞美之作。"歌妙累累若贯珠"形象地描绘了李苏苏歌声的美妙连贯,如同一串串精美的珍珠项链。"历城惟祗数苏苏"进一步强调了她在历城(今山东济南)音乐界的地位,无人能出其右,只有她被誉为"苏苏"。最后两句"何当更唱阳春曲,为尔今宵倒玉壶"表达了诗人期待李苏苏能演唱更为高雅的《阳春白雪》一类的曲目,以至情感激荡,仿佛能倾倒整个玉壶,展现了对音乐艺术的极高赞誉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热烈,是对一位杰出歌者的深情赞赏。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题招提院静照堂

院静远嚣尘,虚堂缔构新。

几招台岭客,共话沃州春。

想像山中乐,优游物外身。

公卿诗满壁,雅正日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袁山之阳秀水侧,草覆遗基谁氏宅。

皆云子发其姓卢,往往文章名籍籍。

宅中旧物何所存,惟有嶙峋一区石。

阔才三尺高倍寻,久卧尘沙群瓦砾。

余心好异因独往,下马环观聊拂拭。

地表可见十二三,已足怪骇动魂魄。

呼工运锸堑其旁,挽以长縆百夫力。

杂然鼓噪登大车,恍尔如蒙巨灵擘。

选置东湖最佳处,四面澄波映天碧。

倚空突兀无与邻,顿觉亭台增气色。

弯环幽窦莫敢掸,恐有乖龙飞霹雳。

余尝南游到阳朔,众峰矗矗春笋植。

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郡人奔走来如云,故老惊视复唧唧。

乃言此石遇真赏,屈指于今年二百。

沈埋旷代谁尔珍,一日光价逾荆璧。

嗟余束发大夫后,区区志尚惟孤直。

十年再谪非不穷,犹慕坚纯无改易。

如何故老不我愚,感物再三形叹息。

石不能言人有言,忽使他时重湮阨。

形式: 古风

三学院

洞庭之山天下奇,冈峦百转盘青螭。

金堂玉室白云锁,中有仙客来栖迟。

方睛秀骨郭文举,孤剑青鞋出岩户。

朅来此地访禅翁,共扫松花谈太古。

拿云忽驾升天行,西归只履埋岩坰。

声流影散遽如许,故山惟有松风清。

道师怀古兴不浅,堂宇横陈迎翠巘。

悠悠遐想山阿人,水带云衣犹在眼。

凉飙五月吹浮埃,蕉旗竹?摇空阶。

我来箕踞发长啸,月光飞射云楼开。

寸心浩荡逸天外,欲去复住聊徘徊。

永怀西山五色药,服之羽化登蓬莱。

形式: 古风

小重山

谁向江头遣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

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

珠帘卷尽落花风。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