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观妓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人们常说西施在春天洗纱,如今碧玉与丽华争艳媲美。
她的眉毛颜色胜过了萱草,红裙之美让石榴花都心生嫉妒。
她唱起新歌让人感到惊艳,醉酒跳舞时双眸微斜,鬓发轻扬。
谁说细线能延续生命,今天却因你而死在你的家中。

注释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常用来形容极美的女子。
谩道:空说,这里指传说或常言。
浣春纱:在春天洗纱,比喻美女劳作的场景,富有诗意。
碧玉: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斗丽华:与丽华比美,丽华也是美女的名字,这里泛指美丽。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这里指眉毛的颜色和形态之美。
萱草色:萱草花色,通常为黄绿色,这里形容眉毛颜色鲜亮。
红裙:红色的裙子,象征女性的衣着之美。
妒杀:让...嫉妒得要死,形容美得惊人。
新歌一曲:演唱一首新的歌曲。
令人艳:使人感到惊艳,赞赏不已。
醉舞:酒醉后的舞蹈,带有一种迷人的风情。
双眸敛鬓斜:眼睛微眯,鬓发轻轻倾斜,形容女子醉态迷人。
五丝:可能指端午节的五彩丝线,象征祈福续命的传统习俗。
续命:延续生命,比喻得到救助或希望。
死君家:在你家死去,表达一种深情或悲剧性的结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歌妓的艳丽与悲凉,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她超凡脱俗的美貌以及她的命运多舛。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这两句借用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名义,形容歌妓之美,如同春日里轻薄的纱巾一般柔和,同时比喻她的美貌如碧玉般纯洁而耀眼。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这两句则从侧面描绘了歌妓的容貌,她的眉目胜过了萱草的绿色,而她的红衣甚至比石榴花还要鲜艳。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这两句展现了歌妓在表演时的情景,她的歌声如同春风般令人心旷神怡,而她醉酒后的舞姿更是迷人眼目。

最后两句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则透露出了一种悲凉和无奈,五丝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无法挽救歌妓悲惨的命运,她最终还是在某个家庭中丧命。

整首诗通过对美貌与命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不公和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8)

万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诗人。开元年间登进士及第。沉迹下僚,后退居颍水之滨。与李颀友善。清沈德潜谓其《骢马》诗“几可追步老杜”(《唐诗别裁集》)。《国秀集》选其诗三首,《全唐诗》存其诗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李颀集》卷上、《唐诗纪事》卷二0

相关古诗词

咏帘

玳瑁昔称华,玲珑薄绛纱。

钩衔门势曲,节乱水纹斜。

日弄长飞鸟,风摇不卷花。

自当分内外,非是为骄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骢马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小山歌

人说淮南有小山,淮王昔日此登仙。

城中鸡犬皆飞去,山上坛场今宛然。

世人贵身不贵寿,共笑华阳洞天口。

不知金石变长年,谩在人间恋携手。

君能举帆至淮南,家住盱眙余先谙。

桐柏乱流平入海,茱萸一曲沸成潭。

忆记来时魂悄悄,想见仙山众峰小。

今日长歌思不堪,君行为报三青鸟。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茱萸女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

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

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

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

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

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