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歌

人说淮南有小山,淮王昔日此登仙。

城中鸡犬皆飞去,山上坛场今宛然。

世人贵身不贵寿,共笑华阳洞天口。

不知金石变长年,谩在人间恋携手。

君能举帆至淮南,家住盱眙余先谙。

桐柏乱流平入海,茱萸一曲沸成潭。

忆记来时魂悄悄,想见仙山众峰小。

今日长歌思不堪,君行为报三青鸟。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传说淮南有座小山,昔日淮王在此地羽化成仙。
城中的鸡犬都随之飞升而去,山上的祭坛场地至今依然如故。
世人重视生命却不重长寿,一起嘲笑那通往华阳洞天的入口。
他们不懂得金石可换长生,空自留恋人间的牵手情深。
你若能扬帆抵达淮南,我家住在盱眙我最熟悉。
桐柏山的溪流汇入大海波澜不惊,茱萸湾一曲水沸腾形成深潭。
记得来时心中满是敬畏与静谧,遥望仙山群峰显得那么渺小。
如今我长歌感叹思绪难耐,望你此行代我向神仙传递消息,就托那三只青鸟。

注释

淮南:中国古地名,这里特指传说中的仙山所在地。
淮王:古代神话或传说中的淮南王,有成仙的故事。
登仙:成仙,指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鸡犬:比喻随主人一同得道升天的一切生灵。
坛场:古代祭祀或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世人:普通人,世人。
贵身:重视肉体存在。
华阳洞天:道教中的仙境之一,象征长生不老之地。
金石:比喻坚固不变之物,此处可能暗指仙药或修炼方法。
谩在:徒然,白白地。
人间:尘世,非仙界的地方。
恋携手:留恋人间的亲情、爱情等情感纽带。
举帆:扬帆起航,出发的意思。
盱眙:地名,在今江苏省,诗中为作者提及的居住地。
先谙:熟悉,了解。
桐柏:桐柏山,地名,有水流汇入大海。
茱萸:地名或植物名,诗中可能指特定的地貌特征。
沸成潭:形容水流湍急,水声如沸,汇聚成深潭。
魂悄悄:心情肃穆、静默的样子。
仙山:指淮南小山,传说中的仙境。
长歌:放声高歌,也寓含深沉的思绪。
不堪:难以承受,此处指思绪纷扰。
君行:你的行程。
三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这里指代传递信息的使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小山,其中蕴含着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凡尘的向往。开篇即提到淮南小山,传说中淮王曾在此地登仙,展现了一种超自然的神话色彩。这座小山似乎具有某种魔力,城中的鸡犬都能飞升,而山上留下的坛场依然如故。

诗人通过“世人贵身不贵寿”一句,批判了人们过分追求权力和地位而忽视生命价值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对华阳洞天口的嘲讽,因为人们往往笑谈那些追求长生却最终也逃不过时间流逝的事物。

接下来,诗人提到“不知金石变长年”,反映出一种对于自然界中万物皆有其定数,而人类对此无知的哀叹。紧接着,“谩在人间恋携手”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情感纽带的珍惜和留恋。

“君能举帆至淮南,家住盱眙余先谙。”这里诗人似乎在邀请某位朋友前往淮南,到一个叫做盱眙的地方居住,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心灵的归宿或是精神上的栖息之地。

“桐柏乱流平入海,茱萸一曲沸成潭。”这一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江河汇聚、水流湍急,最终形成深潭的壮丽画面。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仙山众峰小的向往。结尾处,“今日长歌思不堪,君行为报三青鸟。”则是诗人通过一曲长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用以表达自己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之境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神话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追求永恒生命的一种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

万楚(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诗人。开元年间登进士及第。沉迹下僚,后退居颍水之滨。与李颀友善。清沈德潜谓其《骢马》诗“几可追步老杜”(《唐诗别裁集》)。《国秀集》选其诗三首,《全唐诗》存其诗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李颀集》卷上、《唐诗纪事》卷二0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茱萸女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

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

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裾。

作性常迟缓,非关诧丈夫。

平明折林樾,日入返城隅。

侠客要罗袖,行人挑短书。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形式: 乐府曲辞

题江潮庄壁

田家喜秋熟,岁晏林叶稀。禾黍积场圃,?梨垂户扉。

野闲犬时吠,日暮牛自归。

时复落花酒,茅斋堪解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龙池春草

暖积龙池绿,晴连御苑春。

迎风茎未偃,裛露色犹新。

苒苒分阶砌,离离杂荇蘋。

细丛依远渚,疏影落轻沦。

迟引萦花蝶,偏宜拾翠人。

那怜献赋者,惆怅惜兹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入朝洛堤步行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