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其二)

苍苍珠树俯寒流,析木津头戏拍浮。

褐凤抟风朝紫极,砚蟾滴露写清秋。

返魂香倩罗裳贮,碍月枝凭玉斧锼。

夜景未阑清入骨,萧萧鳞甲卧痴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桂花的美丽景象与清幽氛围。首先,“苍苍珠树俯寒流”,以“珠树”比喻桂花,形象地展现了桂花在秋夜中的晶莹剔透,仿佛是镶嵌在寒流之上的珍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接着,“析木津头戏拍浮”,通过想象桂花在析木津头嬉戏的情景,赋予了桂花以生命,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这里的“拍浮”二字,既表现了桂花随风轻摆的姿态,也暗示了桂花与水的和谐共处。

“褐凤抟风朝紫极,砚蟾滴露写清秋”,将桂花与凤凰、月亮等自然元素结合,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意境。褐凤象征着桂花的高贵与纯洁,凤凰抟风则寓意着桂花在秋风中飘扬的美好姿态。砚蟾滴露则描绘了月亮洒下的露珠,与桂花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清秋的画卷。

“返魂香倩罗裳贮,碍月枝凭玉斧锼”,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桂花的香气与形态之美。返魂香代表着桂花的香气能令人回魂,罗裳则是借以形容桂花的香气被精心收藏,体现了人们对桂花香气的珍视。碍月枝则描绘了桂花枝条的形态,仿佛是用玉斧雕琢而成,既突出了桂花枝条的优雅,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最后,“夜景未阑清入骨,萧萧鳞甲卧痴虬”,这两句将桂花置于夜晚的背景之下,强调了桂花在夜色中的清冷之美。夜景未阑,意味着桂花的美不仅局限于一时一刻,而是贯穿于整个夜晚,直至天明。萧萧鳞甲卧痴虬,则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桂花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仿佛是痴虬(一种传说中的龙)身上的鳞片,在夜风中轻轻舞动,充满了诗意和想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七首(其一)

斑斑林中雉,雌雄伺朝晖。

鼓翅飞不远,山田麦苗肥。

饮啄百步间,未暮相随归。

当春哺群雏,长大各自飞。

宇宙岂不大,嗟尔为生微。

穷途守一辙,毕命芝与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

婉婉马上女,两颊莹寒玉。

弓弯敲镫踏,侧立纷相逐。

借问谁家儿,近出常山族。

儿家昔鼎贵,煌煌什朱毂。

父亲守常山,忽值胡马蹙。

起义功不成,巢倾卵亦覆。

妾身转流落,岁久无钱赎。

欲去无缘由,安得南飞鹄。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五)

朱楼远迢递,缭以十里墙。

浮云隐华桷,夹路翳杉篁。

山河未曾改,世事不可量。

往者胡马来,主人意苍黄。

半死半脱走,儿女不及将。

朝为绮罗丛,暮作瓦砾场。

近传有其妾,托身于襄阳。

一男作酒保,相望居河梁。

骨肉各分别,中原渺茫茫。

浮云何足羡,俛仰悲荒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二)

朝登北邙坂,暮抵乐游原。

燐火翳复吐,髑髅夜呼冤。

不见昔时主,但见陵与园。

银凫已羽化,石马犹草根。

向来争天子,一口吞乾坤。

谁知百年后,不免遭樊温。

宝玉频发掘,朽骨无精魂。

景昭去何处,芳草悲颓垣。

县官供衣食,当时多子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