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其四)

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拚一死休。

衔刃尚希忠烈传,盖棺免索太师头。

彗星扫地应除旧,祸水滔天幸绝流。

九庙有灵先诏在,朝衣趋谒定应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群公(其四)》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途穷日暮更何求”,描绘了在困境中,时间已晚,似乎已经无路可走的情境,蕴含着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无奈。接着,“白首同拚一死休”一句,表达了即使到了老年,也要拼尽全力,不放弃的决心,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衔刃尚希忠烈传,盖棺免索太师头”两句,借古代忠臣的形象,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诗人希望即使死后也能留下忠义的名声,避免被苛责或追究。

“彗星扫地应除旧,祸水滔天幸绝流”运用自然现象比喻社会问题,彗星扫地象征清除旧恶,祸水滔天则指社会的混乱与灾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变革的期待,希望能够清除旧弊,终止祸乱。

“九庙有灵先诏在,朝衣趋谒定应羞”最后两句,以九庙之神灵和朝服为喻,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重视以及对当权者的警示。诗人认为,如果当权者不吸取前人的教训,继续犯错,那么他们将无颜面对历史的审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变革、历史教训的深刻见解,以及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的追求。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奉谕改于八月廿四日回銮感赋

翘首齐瞻辇路尘,又迟銮驾阻时巡。

翠华望遍今天下,玉玺犹持一妇人。

万里河难塞瓠子,九霄星未转钩陈。

三公一国狐裘赋,谁是安危社稷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议成志感

天乎叔带召戎来,举国倾危九庙哀。

拳勇竟遭王室乱,首谋尚纵贼人魁。

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

坐视陆沈谁任责?事平敢望救时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启銮喜赋

千官万骑奉龙骧,跸路爻闾扈从忙。

罪首既诛昏墨贼,民心犹戴往黄皇。

神灵拥护华舆稳,父老欢迎麦饭香。

回首南山宫阙峻,定知在莒永无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车驾驻开封府

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

奉母蒙尘犹在郑,迎王望雨待归燕。

诸侯香草方毡幕,西母蟠桃又绮筵。

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