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重赠沈三弟

弹指秋来,已矣荀香,兰房罢薰。

怅官斋寄榻,三春药里,贫家赁庑,廿载飙轮。

象服空埋,牛衣宛在,至竟黔娄是恨人。

重回首,话凄凉旧事,梦去无痕。依然华屋生存。

恰近隔、山丘只一尘。

看流光过眼,何今何古,抟沙放手,谁幻谁真。

末路荣华,他乡骨肉,自闭重泉杳不闻。

伤心语,但人生到处,天道休论。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重赠沈三弟》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词中以“弹指秋来”开篇,描绘了时光飞逝,转瞬即逝的秋景,暗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词人通过“已矣荀香,兰房罢薰”、“官斋寄榻,三春药里”等句子,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无奈。

“象服空埋,牛衣宛在”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贵族的丧葬景象,后句则描绘平民的简陋生活,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与命运的不公。接下来,“至竟黔娄是恨人”一句,引用古代贤士黔娄的故事,表达了对贫苦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词的下半阙,词人回忆往事,感叹时光流逝,一切如梦。“依然华屋生存”,虽表面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深深哀伤。“恰近隔、山丘只一尘”,以“山丘”与“一尘”形成强烈对比,强调了距离与时间的渺小与无力。

“看流光过眼,何今何古,抟沙放手,谁幻谁真”四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与虚幻的辩证思考。最后,“末路荣华,他乡骨肉,自闭重泉杳不闻”表达了对人生终点的无奈与孤独感,“伤心语,但人生到处,天道休论”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对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提出了疑问。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命运、时间、空间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陌上花

烧槽断后来迟,醉舞丽情空采。

旧谱新声,同是梦中虚籁。

诔词凄绝家山破,何止雕栏春改。

趁星期、惯见蕙炉烟影,绛河斜带。

黯银屏、未冷西风吹处,怨入蓉裳荷盖。

半玦潸痕,却倚翠眉先贷。

凭肩已自伤心煞,那复而今能待。

问黄姑、看取穿针楼下,袖罗谁在。

形式: 词牌: 陌上花

月下笛.晨起钱塘门乘小舟沿绿至苏公祠

野艇摇烟,生衣蘸渌,镜波圆折。湖菱翠贴。

最苦新凉犹怯。

话离愁、髯仙未知,雨花露蕊凄步屧。

渐娇云堕砌,芳魂冉冉,暗窥窗月。

柔乡恋否,枉荐菊泉荒,冷香栖蝶。

三生净业,试与长眠人说。

算年来、红尘倦游,好山画里缘再结。

黯消凝,又早芦湾,梦落秋半雪。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浣溪沙.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榇,于苏公祠却归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

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

玉棺好伴魏城君。

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

烛灰香冷自温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桂殿秋

生死路,去来身。一杯还酹画中春。

人间大有忘情处,长日恹恹我共君。

形式: 词牌: 桂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