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窦援遗卧病见寄

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

送客屡闻帘外鹊,销愁已辨酒中蛇。

瓶开枸杞悬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今年春天带病移居海边,多次蒙受恩惠面对白色花朵。
送别客人时常听到帘外喜鹊叫声,借酒浇愁已能识别酒中的幻影。
陶瓶盛满枸杞汲取的山泉,铜鼎中炼制芙蓉和伏火的砂石。
不小心陷入尘世的官务纠葛,不好意思带着公文簿册来到你家。

注释

今春:指今年春天。
扶病:带病。
沧海:海边, 大海。
几度:多次。
承恩:承受恩惠。
对白花:对着白色的花朵,这里可能指梅花。
送客:送别客人。
屡闻:常常听到。
帘外鹊:窗外的喜鹊。
销愁:消除忧愁。
已辨:已经能够辨别。
酒中蛇:酒杯中的幻影,指酒醉后的幻觉。
瓶开:打开瓶子。
枸杞:一种药材,有益于健康。
悬泉水:悬挂的山泉水。
鼎鍊:在鼎中炼制。
芙蓉:荷花,也可能指药材。
伏火砂:炼丹术语,指加热后埋在火中的砂石。
误入:不小心进入。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牵吏役:被官府差事牵累。
簿领:公文簿册,代指公务。
到君家:来到你的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因病移居沧海,接受恩赐对着白花的境况。通过“扶病”和“承恩”,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不易与感激之情。诗中的“送客屡闻帘外鹊”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声音从帘外传来,让人更加思念。而“销愁已辨酒中蛇”则展示了诗人通过饮酒暂时忘却忧愁,"酒中蛇"形象生动,暗示着内心的烦恼。

接下来的“瓶开枸杞悬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两句,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景象。其中,“瓶开枸杞”可能指的是室内外的植物景观,而“悬泉水”则是山间流动的清泉,透露出一股清新的意境。“鼎鍊芙蓉伏火砂”则形容了厨房中烹饪食物的情景,其中“鼎鍊”指的是古代煮饭用的锅,“伏火砂”则是锅下燃烧的柴火和灰烬,表现出家居生活的温馨。

最后两句“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不适应和自卑之情。"误入尘埃"意味着无意中陷入了世间的是非,而“牵吏役”则是被官职牵绊,无法脱身。“羞将簿领到君家”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如愿以赴君家而感到羞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天因病移居后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36)

包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

  • 字:幼正
  • 籍贯: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

相关古诗词

酬兵部李侍郎晚过东厅之作

酒礼惭先祭,刑书已旷官。

诏驰黄纸速,身在绛纱安。

圣位登堂静,生徒跪席寒。

庭槐暂摇落,幸为入春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元日观百僚朝会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

病夫将已矣,无可答君恩。

衾枕同羁客,图书委外孙。

久来从吏道,常欲奉空门。

疾走机先息,攲行力渐烦。

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

鸟宿还依伴,蓬飘莫问根。

寓形齐指马,观境制心猿。

唯借南荣地,清晨暂负喧。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

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

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

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

疏钟文马驻,繁叶綵禽栖。

职美纶江綍,荣深组及圭。

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

始欢新遇重,还惜旧游暌。

左宦登吴岫,分家渡越溪。

赋中频叹鵩,卜处几听鸡。

望阙应多恋,临津不用迷。

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闺。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