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展示了诗人对于西南山脉的赞美之情。其中“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开篇便揭示了主题,将西南山脉描写为一处超凡脱俗的仙境。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之中,竹林掩映着道路,而清澈的泉水则汇聚于寺院之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一种灵修、超脱世俗的心境。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诗人在云雾缭绕的高地旁伫立,或是坐在古朴的石桥上仰望明月,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地带。深邃的山谷中回荡着江水的声音,而高耸的楼台与浩瀚的大海相接,展示了一种宏伟而开阔的景象。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两句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幻。白昼时分,寺庙中的塔尖上覆盖着春日的残雪,而到了黄昏时刻,古钟的鸣声与晚风中摇曳的松林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景的不舍和留恋。即便是要离开,也忍不住再次仰望那些高耸于山巅之上的荷花,这些荷花在这里象征着纯洁与高洁。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是一篇颇具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七里垂钓叟,还傍钓台居。
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
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
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小小月轮中,斜抽半袖红。
玉瓶秋滴水,珠箔夜悬风。
徵调侵弦乙,商声过指拢。
只愁才曲罢,云雨去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