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新铸釜斛与今太府寺尺及权衡若合符契复次前韵

裁筒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釜斛成。

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

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

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通过对古代乐器和度量工具的修复与新铸,抒发了诗人对于恢复古代文化、音乐和道德的渴望。"裁筒累黍久研精"表明对古代乐器的研究和重现是极为细致和深入的。"况复新修釜斛成"则显示出对古代度量工具的重视和恢复。

"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当下的人心向善。"既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中,"乐律符今尺"指的是音乐和度量标准与古代相符合,而"但恐箫韶似郑声"则表现出对当时流行的不良音乐风格(以郑国之声为代表)的担忧。

最后两句"若欲世人俱信服,凤凰再集颍川城"寓意深远,表明诗人希望通过恢复古代文化和道德来获得人们的普遍信任和尊崇,而"凤凰再集颍川城"则是对美好愿景的描绘,凤凰是一种吉祥的鸟类,象征着和平与繁荣,颍川城则可能指向古代文化的重心或理想之地。

诗中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于恢复正统道德与音乐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其二)

人为天地客,处世若浮休。

岂有生长在,祗知名可留。

露沾寒草晚,风啸白杨秋。

地下求文友,应从顾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又击毬

肃奉乘轺命,仍陪戏马游。

朋分初迥出,势合复相收。

顾盼华星激,萦回紫电流。

良因重嘉好,礼接使臣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又和二月五日夜风雪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

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

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

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又和六日四老会

萸房迎令节,菊蕊入芳筵。

华烛初长夜,清霜未冷天。

悲风咽横吹,骤雨送繁弦。

聊附邹枚客,敢希园绮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