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庙

韩信未遇时,忍饥坐垂钓。

归来淮阴市,又复逢恶少。

使之出胯下,一市皆大笑。

龙蛇忽云腾,蛭螾岂能料。

亡命乃为将,出奇还破赵。

用兵不患多,所向孰敢摽。

功名塞天地,剪刈等蒿藋。

于今千百年,水上见孤庙。

鹭衔葭下鱼,相呼尚鸣叫。

高皇四海平,有酒不共釂。

古来称英雄,去就可以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淮阴侯庙》,通过对韩信早年困苦与后来崛起的对比,展现了他从忍辱负重到成为一代名将的传奇人生。首联描绘了韩信未得志时忍饥垂钓的落魄形象,接着写他在淮阴市遭遇恶少的羞辱,以及他选择屈辱地从胯下爬过以保全性命的决定。这一举动在市井中引起哄笑,但诗人暗示这正是韩信日后飞黄腾达的转折点。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龙蛇忽云腾”象征韩信的崛起,他不仅摆脱了困境,还以奇计破赵,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诗人强调他的用兵之道在于策略而非数量,他的功绩如同天地般广大,即使是寻常的杂草也无法比拟。最后,诗人感慨千年之后,淮阴侯庙孤独地立于水上,只有鹭鸟和鱼儿相伴,而当年的丰功伟绩已无人共饮。

整首诗以淮阴侯庙为载体,表达了对韩信英雄气概的敬仰,同时也寓言了历史人物的兴衰沉浮,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淮岸

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

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

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

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

形式: 古风

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示卷

李氏世能诗,落落为时豪。

汉陵唐太白,始竞二雅高。

益端正封贺,才各倾吴涛。

于今几代孙,手持切玉刀。

功利既及民,又将薄风骚。

示我照乘珠,光彩生褐袍。

曾非贫家有,怀归徒增劳。

神物必难秘,恐随风雨逃。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淮南遇梵才吉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

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

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

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

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

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累累后堂柰,落尽风雨枝。

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

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