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特地飞来有意,等闲却去无情。
若比迩来时态,秪应时态犹轻。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廌的《杨花词三首》中的第一首。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特地飞来有意,等闲却去无情。" 这两句表达了对杨花(即柳絮)的观察,它们在春天随风飘落,有如故人的到来带着某种期望和温暖,而当它们轻易地离去时,却又显得那么无所谓,这正如人世间的友情,来时满怀期待,去时却往往淡漠。
"若比迩来时态,秪应时态犹轻。"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叹。诗人通过比较杨花的轻盈和易逝,反衬出时光的宝贵与有限。"秪"字在这里用来强调如果将当前的时光与过去相比,即使是稍纵即逝的当下,也还不如已经过去的时日珍贵。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的珍惜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杨花,寄寓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人情淡薄以及时光宝贵的深刻感悟。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日永行人渐困,路长饥马频嘶。
惊起一双白鹭,背人飞向前溪。
唱歌须是,玉人檀口,皓齿冰肤。
意传心事,语娇声颤,字如贯珠。
老翁虽是解歌,无奈雪鬓霜须。
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
落梅呜咽。暗淡城头月。吹满江山惊梦蝶。
唤起画楼伤别。帘风轻触银钩。梧桐玉露新秋。
底事琐窗深夜,素娥常伴人愁。
城阴犹有松间雪。松间暗淡城头月。月下几枝梅。
为谁今夜开。尊前簪素发。自拥繁枝折。
疑是在瑶台。宝灯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