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忆容园,敬借家大人韵

难忘最是敲诗处,春绿琴台。午翠书斋。

时听穿云鹤响哀。今宵便向容园去,梅影横阶。

月浸苍苔。梦到山扉已半开。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容园的美好回忆,尤其是敲击诗篇的时刻,满眼春绿环绕着琴台,午后的书斋则充满翠色。不时能听到云间的鹤鸣声穿透天际,显得凄美动人。夜晚,诗人怀揣着对容园的思念,决定前往,梅树的影子映照在台阶上,月光洒在青苔之上,营造出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梦境中,诗人仿佛看见山门半开,期待着与过去的美好再次相遇。整体上,词句清新,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其一)江南夜泊感怀,敬次家大人韵

缆影鸥移,篷声雁到。忽惊月出当空早。

茫茫多少六朝愁,和秋涨得江天饱。

事与花残,山随地老。何人更唱江南好。

明朝准备要销魂,白门衰柳啼鸟道。

形式:

踏莎行(其二)晓发梦归,次前韵

树拥云眠,潮飞雪到。似闻起语舟人早。

啼乌催得酒醒时,霜华已打孤篷饱。

客夜多寒,离天易老。千般未抵还家好。

五更乘月度蛮山,鸟和梦影来争道。

形式:

南乡子.自题洞庭看月图,敬用家大人韵

洗出水都新。鱼地蟾天只一云。

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来觅英皇话夜分。

骚唱更微闻。万古灵均欲返魂。

悔把龙宫青玉笛,收存。吹得潇湘月满身。

形式:

金缕曲.泊皖城,忆张紫帆,三次前韵

空翠浑无界。猛推篷四围山色,乌飞犹碍。

想见诗仙吟眺处,湘管一枝曾带。

认云气都经刻画。

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

且还我,看山债。迎江塔影岿然在。

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

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

早付与风飘雪洒。

不解近时何意绪,但茫茫总觉愁来会。

怀古恨,共君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