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中十首(其十)

为爱檐前竹,特立万竿玉。

萧萧送雨声,沈沈照窗绿。

风雪凌压之,可摧不可曲。

澹然如幽人,长年在空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天台山中的独特风貌与坚韧品格。诗人以“为爱檐前竹,特立万竿玉”开篇,将竹子比作“万竿玉”,既赞美了竹子的高洁与挺拔,也暗示了竹子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接着,“萧萧送雨声,沈沈照窗绿”两句,通过雨声与绿意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竹子仿佛成了自然界的守护者,与外界环境和谐共生。

“风雪凌压之,可摧不可曲”则进一步展示了竹子的坚韧不屈,即便是在严酷的风雪中,竹子也不轻易弯曲,象征着内在的刚毅与外在的柔韧并存。最后,“澹然如幽人,长年在空谷”以“幽人”比喻竹子,强调其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竹子长久存在于深山空谷中的宁静与永恒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坚韧品格和超然境界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许来亭

猗欤观石桥,境物皆天趣。

山高碍鸟飞,瀑响惊龙睡。

真流半千尊,只在云中住。

验尽世间人,到此煎茶去。

昙猷昔何为,苦苦欲相遇。

饼峰忽面墙,石上穿双泪。

他年许重来,老却青松树。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吴下庵居

一昨离天台,事事皆不会。

西风信杖藜,吹落齐关外。

主人新卜筑,林塘倏苍荟。

埤堄隐周遭,市声隔繁碎。

出门与入门,朝昏随向背。

浮图一两尖,云际忽相对。

雁阵拽如绳,鸦唤斜阳队。

有僧来扣门,路跨田翁耒。

人应笑我疏,我笑人多昧。

古今佳遁情,可在此庵内。

形式: 古风

题杨梅山人渭川图

不识山人面,今见山人竹。

鹅溪半幅间,渭川千亩足。

细细穿石泉,猗猗动寒绿。

望之意已凉,况当亲㩜触。

贤哉怀隐居,畴能继高躅。

形式: 古风

罗汉树

人生天地间,飘然无根蒂。

贵贱寿夭形,总被造物戏。

达者常晏如,不作包桑计。

如何閒草木,刚受人妩媚。

寒松作大夫,枯木号居士。

便有徼福人,未免斧斤至。

孤高本无心,反以名疣赘。

此树亦岁寒,婆娑立苍翠。

著子秋累累,何啻五百位。

颅圆从谁度,身紫何人赐。

问之无人说,法门入不二。

乔特不世情,与我却相类。

许我折一枝,幽窗浸缶器。

辞柯漏已空,森然遂生意。

荏苒三暑寒,傲睨万物悴。

翻思阴阳家,水木推生利。

但存节操坚,莫讶垛根异。

雁荡与天台,泉石平生志。

木上座脱洒,竹尊者风味。

何当笑相逢,同归第一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