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光叶润亦清佳,翠里生香不是花。
一事说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郊野的生机与美丽。"草光叶润亦清佳"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阳光透过新发的嫩绿叶片,映照出草地的清新与温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此景此情,无疑是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
"翠里生香不是花"则更进一步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无形之境。这里的"翠里"指的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而"生香"则是自然界中难以捉摸的情趣,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美好的事物是无需具体形态,便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这种写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也让人感到一种超越物象的精神享受。
接下来的"一事说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则是一种奇特而又生动的比喻。在这里,诗人用"蕨"(即蕨麻,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来形容它的长势和形态。"一事说来人不信"显示了这种景象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遇见,甚至会让人怀疑其真实性。而"蕨长如树蚓如蛇"则通过将蕨麻比作高大如树,将它缠绕的枝蔓比作蠢虫和游蛇,以此来形容蕨麻的奇特与壮观,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与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深刻把握,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越日常视角的艺术想象。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芦深石路旋芟开,藤絓肩舆却倒回。
兰蕙连山为谁好,芭蕉满谷不缘栽。
涧泉劝我出山迟,曲曲遮留步步随。
泉自多情侬自闷,今宵会有出山时。
林中亭午始微明,枫倒杉倾满路横。
黄叶青苔深一丈,先生却爱此中行。
晚风寂寂树阴阴,松不悲鸣竹不吟。
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刺口说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