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送行

庐山根盘几百里,屏风九叠开画图。

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

山西石门翠如刷,山东石镜大如月。

三梁倒挂银河疏,六月飞花洒寒雪。

春风锦绣花玲珑,彩云盘结摩霄宫。

凉回紫极竹声远,红尘不到金芙蓉。

我昔曾穿谢公屐,散策曾寻谢公迹。

微风弄景松桧鸣,微雨弄晴瑶草碧。

重峦叠嶂烟凄迷,剥苔扫碧寻古题。

兴阑回首不知处,落花流水孤猿啼。

君作庐山游,揽结庐山秀。

拂拭双瞳人,细看莲花漏转首。

白云如雪飞,庐山面目非当时。

归来旧事不须问,石田水暖菖蒲肥。

形式: 古风

翻译

庐山根部延展数百里,如同九层屏风展开一幅画卷。
山间雾气蒸腾,仿佛汲取了南斗星的精华,青绿色的山色深远如湖。
山西石门翠绿如新刷,山东石镜明亮如皓月。
三道山梁倒映银河,六月时分雪花飘洒,带来清凉的冬意。
春风中花朵繁盛如锦,彩云缭绕在宫殿般的天空。
竹林中的凉意回荡,紫极深处传来竹声,远离红尘的是金色芙蓉。
我曾穿着谢公屐,漫步寻找谢公曾经的足迹。
微风吹过,松柏发出响声,细雨过后,瑶草更显碧绿。
重重叠叠的山峦笼罩在烟雾中,剥去苔藓寻找古老的题诗。
游兴已尽,回头却找不到来时路,只有落花流水和孤猿哀啼。
你游览庐山,欣赏它的秀美。
擦拭双眼,仔细观察莲花般流转的时光。
白云如雪飘落,庐山的面貌已与往昔不同。
不必询问旧事,石田里的菖蒲在温暖的水中生长得肥沃。

注释

根盘:延伸、扩展。
屏风九叠:九层屏风状的山峰。
浮岚:山间的雾气。
南斗:古代星宿名,象征南方。
黛色:青黑色。
石门:山口。
石镜:光滑如镜的石头。
银河:比喻清澈的水流。
莲花漏:形容时间流逝。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往昔游历的回忆。首句“庐山根盘几百里,屏风九叠开画图”展现了庐山的雄伟规模和如画卷般的山势。接下来,“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仿佛汲取了星辰之光,山色深邃如青湖。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山的奇特风貌:“山西石门翠如刷,山东石镜大如月”,形象地刻画了石门的碧绿和石镜的明亮。接着,“三梁倒挂银河疏,六月飞花洒寒雪”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瀑布如银河倾泻,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能带来清凉。

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穿着谢公屐游览庐山的情景,微风、松桧、雨后的翠色都让人心旷神怡。“重峦叠嶂烟凄迷,剥苔扫碧寻古题”描绘了山中迷蒙的烟雾和寻找古迹的乐趣。最后,诗人以“归来旧事不须问,石田水暖菖蒲肥”收尾,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离去的淡淡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秀美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行吟之作。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庐陵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

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

綵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

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

形式: 古风

张御史西山雪堂

张君住近西山麓,窗几虚明远尘俗。

悬崖绝壁堆琼瑶,叠嶂重峦隐青绿。

乾坤荡荡无痕瑕,世上儿子何繁华。

清高或作袁老梦,标致不取陶家茶。

千高望远忘世虑,写字读书皆有趣。

岁寒若与我为邻,与尔种梅千百树,坐令此处春无数。

形式: 古风

怀友

登楼复登楼,古月缺复满。

美人天一方,眷眷衣带缓。

沉吟向空窗,僩僩席不暖。

跬步隔千里,夜冷愁梦短。

卷纸难与伸,回肠终欲断。

何当御飙轮,相从事萧散?

形式: 古风

李侯二首(其一)

李侯世名仕,誉重才德优。

清白树嘉政,藉藉载歌讴。

夫何挽尘鞅,幽幽滞南州。

游魂未能归,永怀故园丘。

孤云落日淡,惊涛大江秋。

匪以见者悲,抑为闻者愁。

我亦陟岵子,忽觉涕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