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声真似深山里,平地人间自不同。
春圃紫芹长卓卓,暖泉青草一丛丛。
松台前后花皆别,竹崦高低水尽通。
细问来时从近远,溪名载入县图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间田园风光图。开篇即以“鸟声真似深山里,平地人间自不同”勾勒出山中与人间截然不同的宁静氛围,通过对比强调了山中的独特宁谧。
接着,“春圃紫芹长卓卓,暖泉青草一丛丛”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生机盎然,春天里菜园中紫色的芹菜长得笔直,而温暖的泉水边则是绿意盎然的青草,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机。
“松台前后花皆别,竹崦高低水尽通”则展示了山中的景色千变万化,不仅有松树成群,还有花朵在四周绽放,而竹林则随着地势的起伏与流水相连,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
诗人通过“细问来时从近远,溪名载入县图中”表达了对这片山水的深情,以及对它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这种认知不仅停留在个人,更是被记录在公共的文献之中。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
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三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小时。
脱下御衣先赐著,进来龙马每教骑。
长承密旨归家少,独奏边机出殿迟。
自是姓同亲向说,九重争得外人知。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榻寒。
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