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周丞相平园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锄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形式: 古风

翻译

先生的心境像磨刀石一样平坦,对于微小的愤怒又怎能兴起。
随意地将《周易》放在床头,原本就没有洗净心灵,又怎能去洗耳朵。
先生的治国理念如同磨刀石般公正,历任三朝都以此为准则衡量事务。
天地间的秩序稳定如常,自然万里之内没有战乱的威胁。
现在他回归田园,屈臂而卧,看透世间纷扰。
他不种桃李也不除杂草,山僧野老时常来访。
我们这些七十岁的人已经算是长寿,更何况到了百岁又有什么呢。
如果深知生死本就平常,就像对待饮酒一般,坦然面对。

注释

道心:心境、道德心。
秋毫:极微小的事物。
漫:随意、随便。
泰阶:古代星象学指天象平稳,象征天下太平。
期颐:一百岁。
生死:生与死。
把酒:饮酒,比喻从容面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寄题周丞相平园》,通过对周丞相的描绘,赞美了他的道德修养和治国才能。首句“先生道心平如砥”,以磨刀石比喻丞相的公正无私,表示其内心坚定如砥,不为私忿所动。接下来两句“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暗示丞相深研儒家经典,但并不追求表面的清高,而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其理念。

诗中提到“先生国论如砥平”,称赞丞相的决策公正,如同磨刀石般平直,对国家的治理起到了平衡作用。接着以“泰阶两两元不动”象征国家政局稳定,没有战乱的威胁。“自然万里无欃枪”进一步强调和平景象,百姓安居乐业。

后半部分转向丞相的生活态度,“如今归来曲肱卧”,描绘他归隐后的闲适生活,看破世事,超脱世俗。他不务虚名,只与山僧野叟交往,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品格。“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表达了对丞相长寿的祝愿,认为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高境界,生死之事在他看来都如同饮酒般洒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扬周丞相的道德风范、治国才能以及人生态度,展现了陆游对于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

次公醒狂何必酒,直谅多闻俱可友。

万签插架号东庄,多稼连云亦何有。

今年偶入长安城,不识贵人呼作卿。

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郎官酸寒谁肯顾,君来下马谈至暮。

东庄虽富未可矜,更要纵横开武库。

形式: 古风

寄题龚立道昆山栖闲堂

我居山阴古大泽,出门尚恨风烟迮。

欲求旷快舒眼力,梦中去作栖闲客。

栖闲主人计不疏,万卷读尽家藏书。

平时不喜入城府,况肯自屈承明庐。

听鸡束带谁不尔,明时可仕君独止。

不妨借地作园林,买山岂是巢由事。

形式: 古风

屠希笔

屠希一笔价必千,绍兴初载海内传。

高皇爱赏登玉几,求书蚤暮常差肩。

一朝希死子孙弱,岁久仅可售百钱。

宣城晋陵竞声价,外虽甚饰中枵然。

呜呼世事每如此,使我太息中夕起。

形式: 古风

巢菜

冷落无人佐客庖,庾郎三九困讥嘲。

此行忽似蟆津路,自候风炉煮小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