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庵颂

国城南,祖师庵。庵旧址,依云岚。兽驯淑,人相参。

忽有心,终不堪。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牛头庵颂》由唐代诗人文益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牛头庵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以及对禅宗修行的深刻感悟。

首句“国城南,祖师庵”,点明地点,位于国家城南,有一座祖师庵,引出下文对庵中景物和氛围的描述。接着“庵旧址,依云岚”,描绘庵的位置在云雾缭绕之中,隐秘而幽静,暗示庵的历史悠久和环境的清雅。

“兽驯淑,人相参”两句,以“兽驯淑”比喻庵中动物的温顺,象征着庵内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和谐;“人相参”则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强调了庵中修行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忽有心,终不堪”则是对人心的深刻洞察,指出即使有短暂的念头或欲望,最终也无法承受修行的艰辛与考验,暗含了对修行者坚定意志的赞许和对世俗诱惑的警醒。

整体而言,《牛头庵颂》通过对牛头庵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的描绘,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探讨,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哲理,表达了对清净心灵的追求和对人生智慧的思考。

收录诗词(13)

文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

  • 号:无相
  • 籍贯:浙江余杭
  • 生卒年:885年~958年

相关古诗词

因僧看经颂

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

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

形式: 古风 押[效]韵

庭柏盆莲颂

一朵菡萏莲,两株青瘦柏。

长向僧家庭,何劳问高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正月偶示颂

正月春,顺时节。情有无,皆含悦。君要知,得谁力。

更问谁,教谁决。

形式: 古风

寄钟陵光僧正颂

西山巍巍兮耸碧,漳水澄澄兮练色,对现分明有何极。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