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山巍巍兮耸碧,漳水澄澄兮练色,对现分明有何极。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与漳水的壮丽景色,通过“巍巍”、“碧”、“澄澄”、“练色”等词语,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清澈。诗人以“对现分明有何极”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感慨,似乎在探索自然之美的无限边界。整体而言,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欣赏之情。
不详
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任情落前溪。
果熟猿兼重,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
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
南山路仄东山低,新到莫辞三转泥。
嗟汝在途经日久,明明不晓却成迷。
欲识解脱道,诸法不相到。
眼耳绝见闻,声色闹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