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其三)

琵琶马上送蛾眉,汉帝思同公主时。

善舞明君梁氏女,不甘秋草学阏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明妃(其三)》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女性独立人格的颂扬。

首句“琵琶马上送蛾眉”,以“琵琶”这一乐器象征着王昭君的音乐才华和她作为公主的身份,同时“蛾眉”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王昭君的美貌。这句诗通过描绘王昭君在马上弹奏琵琶的情景,展现了她的才情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她被送入异域的命运。

次句“汉帝思同公主时”,将王昭君与汉室的关系置于历史背景中,表达了汉帝对王昭君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公主时”不仅指王昭君作为公主的身份,也暗含了她与汉室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她离开后汉帝内心的空虚与怀念。

第三句“善舞明君梁氏女”,点出了王昭君的身份——她是明君梁氏的女儿,擅长舞蹈。这里通过强调王昭君的舞蹈才能,进一步展示了她的多才多艺,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不甘秋草学阏氏”,则是对王昭君命运的深刻反思。这里的“秋草”比喻王昭君被远嫁到匈奴后的孤独与寂寞,“阏氏”是匈奴王后的称号。王昭君“不甘”于成为秋草般的存在,不愿像其他女子一样学习成为匈奴王后的传统角色,这反映了她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独立自主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文君

绿绮琴声亦是媒,人间那得长卿才。

白头吟罢重欢好,也似长门一赋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韶阳道中望诸峰

削出枝枝是箨龙,无人道是一峰峰。

山灵作意为韶石,欲使巉岩似次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送人之云中

山西门户是云中,上谷三关俯汉宫。

君向长城城上望,秋鹰应念郅都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人返徽州

黄山白岳梦魂间,之子乘秋一杖还。

洗研莫污飞瀑水,濯缨吾拟向潺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