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司徒东镇驰书谒,丞相西来走马迎。
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的场景,通过对司徒(东镇)和丞相(西来)的描述,展现了官场中的礼遇与急切。"驰书谒"表明信息传递的迅速,而"走马迎"则显示出对来者的隆重欢迎。"两府元臣今转密"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情报或命令在高级官员之间转移,且越发严格和秘密。最后一句"一方逋寇不难平"表达了信心,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很容易地平息地方上的叛乱或混乱。
诗中充满了对权力与秩序的肯定,以及对官员间沟通效率和政府行动力的赞扬。同时,语言简洁有力,反映出作者韩愈在文辞上追求的严谨与规范。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
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
手把命圭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
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