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不止再步前韵(其二)

苔草延阴砌,蕉叶新抽短。

所欲非幽深,会静疑山馆。

浮云知我心,归山意亦懒。

开瓮渥诗肠,独酌不计碗。

醉卧南窗下,衣受落花满。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雨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首句“苔草延阴砌,蕉叶新抽短”,以“苔草”和“蕉叶”的生长状态,暗示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生机。阴砌,即阴暗的台阶,与“苔草”的蔓延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荒凉的氛围。“蕉叶新抽短”,则以蕉叶的新生与短暂,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流转。

接着,“所欲非幽深,会静疑山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并非远离尘世的幽深之地,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仿佛置身于山间馆舍之中,远离喧嚣,寻找心灵的宁静。

“浮云知我心,归山意亦懒”,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浮云似乎理解他的心绪,而他对于归隐山林的想法却显得有些懒散,或许是对现实的无奈,或是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

“开瓮渥诗肠,独酌不计碗”,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创作灵感的过程。开瓮,可能是指打开酒瓮,借酒浇愁,或是在酒的激发下,诗思如泉涌。独酌,表明了诗人独自一人饮酒的状态,不计碗数,沉浸于创作之中,忘却时间与自我。

最后,“醉卧南窗下,衣受落花满”,以醉卧的姿态结束全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创作与自我反思中的状态。衣受落花满,既表现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内心世界以及创作状态的深刻感悟,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美学意境。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赵经历宁侯红叶小照

孤坐生凉阴,庭砌转萧索。

气候物色俱,新花怅畴昔。

单车曲折轻,窅窕入林僻。

科头憩云根,霜姿结寒赤。

盈目炫朱霞,过时亦陈迹。

西风不断吹,摇落还叹息。

草色戴霜痕,苍然秀岩石。

石罅溜寒音,泠泠沁心膈。

簿领非閒曹,委蛇自公隙。

萧洒清秋怀,幽契尘埃隔。

顾兹炎热场,愧尔幽静客。

形式: 古风

再题红叶小照

幽赏索秋痕,轻车远城郭。

连磴玩回蟠,惊新非意度。

村墟阒见闻,踞石眺岩壑。

清泉越远冈,崎岖绕石落。

红叶挂寒条,参差绮云灼。

感此凌霜姿,赏心别有托。

阴霞生莫崖,归怀展领略。

追忆发奇吟,吟成独斟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自万松岭寻仙人洞

松柏碍云日,■确石色古。峰影入溪流,天水相吞吐。

蛇径萦乖厓,攀跻足莫主。

崱屴阅重冈,幽深窥洞府。悬泉暗相激,䆵?溜石乳。

向背势超忽,移步不可睹。

入林疑昼昏,出林日尚午。

嘤嘤栗留鸣,前山不数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种牡丹分得长字

积翠古名园,颓废无人赏。

荣华有憔悴,天香委榛莽。

我来宰兹土,搜奇怅已往。

念此绝世姿,移置瑶台上。

瑶台一何崇,榛莽一何枉。

殷勤灌溉心,重是百花长。

草木感知己,酬报情岂爽。

倍发来春花,高堂供色养。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