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生活的情景。"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偏僻且不为人知的地方,周围环境荒凉,只有野草覆盖的小径通向自己的园子。
接下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则是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具体描写。诗中的“鸟宿”意指夜幕降临时,鸟儿在池塘旁边的树木间栖息,显示出一种自然与和谐共存的情景;“僧敲月下门”则是在这样的夜晚,一位僧人轻轻地敲击着寺院的大门,这不仅是对环境之静谧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宗教生活的一种向往或理解。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行动与感受。诗中的“过桥”意味着跨越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分野色”可能是指在这个过程中,对周围景色的细腻观察;“移石动云根”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似乎连大自然都能随意改变。
最后两句"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即使暂时离开这个隐居之地,也会再次回到这里。这种坚定的“幽期”和对自己承诺的坚守,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生活中所获得的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一夕曾留宿,终南摇落时。
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
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
疏慵岂有事,多失上方期。
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
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
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
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江上修持积岁年,滩声未拟住潺湲。
誓从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禅。
月峡青城那有滞,天台庐岳岂无缘。
昨宵忽梦游沧海,万里波涛在目前。
无穷草树昔谁栽,新起临湖白石台。
半岸泥沙孤鹤立,三堂风雨四门开。
荷翻团露惊秋近,柳转斜阳过水来。
昨夜北楼堪朗咏,虢城初锁月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