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休文体弱多病身体虚弱,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楼上正飘散着花香,春天和煦微风吹拂着衣袖,眼望着皓月当空,耳听着悠扬箫声。
酒醉睡去,又从梦中惊醒,正听见漏壶的长流滴水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无比潮湿。身边的侍酒美人不见了,内心的空虚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际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注释

休文:即梁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体弱多病。
金带:高官服饰。
暗香:此处泛指花香。
弄:玩弄,引申为戏耍。
清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又名“漏壶”、“漏刻”。
永:长。
隐床:倚床。
潮:微湿,发潮。
董娇饶:“饶”,一作“娆”。
“饶”,通“娆”。
这里指佳人美女。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身体衰弱、心情低落的状态,以疾愈后登楼赏景为背景,寄寓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多病休文都瘦损"运用典故,借南朝文学家沈约(字休文)因病消瘦的典故,表达自身的病弱之态。"不堪金带垂腰"则形象地写出词人腰肢无力,金带下垂的景象。

"望湖楼上暗香飘"写词人在望湖楼上,感受到夜晚湖面飘来的淡淡香气,暗示春天的气息。"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两句通过和煦的春风轻拂衣袖,以及明亮月光下悠扬的箫声,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酒醒梦回清漏永"描述词人借酒浇愁,醒来后发现夜深人静,滴水成漏,时间漫长。"隐床无限更潮"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无眠的情境,仿佛更声如潮水般涌来。

最后两句"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直接抒发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佳人董娇饶的深深怀念,独自在月下花间徘徊,感叹良宵空度,流露出深深的寂寞与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个人的身世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送王箴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

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减字木兰花.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

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

翠飐红轻。时上凌霄百尺英。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