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太祖武元皇帝平辽碑

千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

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

石断龙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

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千丈高的丰碑直插云霄,风云似乎还记着它曾矗立在辽东。
历经百年的功绩属于秦始皇,一代杰出的文章出自太史公之手。
石碑上的龙鳞在秋雨过后更加清晰可见,苔藓覆盖了鳌背,在夕阳余晖中显得沧桑。
过路的人停下马匹,心中充满惆怅,故宫内禾黍丛生,一片荒凉景象。

注释

丰碑:高大的纪念碑。
辽东:古代中国东北地区。
秦皇帝: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君主。
太史公:指司马迁,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龙鳞:比喻石碑上的纹理。
鳌背:神话中的海龟背,此处象征着石碑。
行人:过路的人。
禾黍离离:形容草木茂盛,此处寓示荒凉。
故宫:古代帝王的宫殿,此处可能指代历史遗迹。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读金太祖武元皇帝平辽碑》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风云,让人联想到金太祖在辽东的赫赫战功。诗人将秦始皇与太史公司马迁并提,赞美了金太祖的百年功业和一代文臣的卓越贡献。雨水洗刷后的石碑龙鳞般斑驳,夕阳映照下的鳌背上生满了青苔,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行人在碑前驻足,感叹历史的流转,故宫内禾黍丛生,更显出昔日宫殿的荒凉与衰败,引发了深深的惆怅之情。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英雄事迹的敬仰。

收录诗词(252)

乃贤(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字:易之
  • 籍贯:南阳

相关古诗词

迎春乐.立春

宝幡彩胜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形式: 词牌: 迎春乐

过浑源留别田仲祥同知节使

金台前梦杳无踪,一阻云山莫计重。

双鲤附书常不达,两萍浮海偶相逢。

燕南落日车分辙,代北春风酒满钟。

明日去留牵世务,灯前谈笑且从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晋宁感兴

莫将官况说葭芦,一味萧条称鄙夫。

老圃不禁蔬代肉,樵丁还喜炕连厨。

儿音半已渐秦晋,乡信无因接鲁洙。

三见秋风落庭树,年年归意负莼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晚泊济阳

江北秋阴一半晴,晚凉留与客襟清。

水边画角孤城莫,云底残阳远树明。

旅雁为谁来有信,断蓬如我去无程。

寥寥天地谁知已,村酒悠然只独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